第四十三章 咸阳秦宫-第2/3页





    秦王驷摇摇头,刚要说话,就听得宫外宦人宣得张仪觐见,于是立刻让他进来。

    “先生来的正好,这里有一份军情,还请先生过目。”说着,便将那份军情递给了张仪。张仪展开细看,边看边惊,但是他极好城府,读罢之后,心情也平复了下来。

    事实上,魏章兵败被俘之事,张仪多少能够猜透一点。之前上郡传来消息,有赵军夜渡大河,侵入上郡,魏章就已经发来了警讯,只不过消息一直未到。此刻殿内群臣神情忧郁,定然也是为了此事,那么上郡的战局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何如?”秦王驷问道。

    张仪收起帛书,俯身说到:“臣请君上赦免魏章之罪。”

    张仪此言一出,樗里疾等人纷纷怒目而视,指责张仪无视秦律。魏章战败被俘,本就有罪,不追究其家人罪行,连坐定罪,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此刻张仪竟然还想让秦王赦免他的罪过,真是糊涂。张仪平日里高傲自负,善逞口舌之利,对于这些人难免有些恶语相向,今日让他们抓住把柄,怎么会不落井下石一番。

    “魏章该死,毋庸置疑。”张仪突然提高声调,也不看这些人,“但是死了一魏章,会有多少魏章再也不敢来到秦国?又会有多少人畏惧秦国,称之为虎狼之国?”

    张仪不待他们反驳,继续说到:“大王,魏章有罪,按律当处罚,臣对此绝无异议。然而魏章所代表的,乃是投奔秦国而来的万千才智之士。虽然说没有他们,秦国依然会强大若斯,然而若是得到他们,也必将削弱其他国家的实力。战争之事,互有胜负。况且魏章并非逃窜渎职,而是力战而没。其生死尚未知晓,怎么能定他的罪过呢?”

    “臣以为不妥。”樗里疾在一旁,早就跃跃欲试,他也算是秦国宗室名将,自然有胆气对张仪反驳。“若论对大秦有功者,商鞅也算是第一人,其成为秦国大良造,对于秦国之功绩比之魏章大了不知道多少。然而一超车裂,身死族灭,也未曾断了诸位贤才投奔秦国。张先生不就是在此之后来到秦国的吗?您当时就不感到害怕吗?”

    “商鞅之车裂,罪在其谋反,乃是其咎由自取。而魏章之罪,罪在力战被擒。岂可同日而语?”张仪反驳道,“更何况,魏章如今是生是死,尚不清楚,若是其已经投奔赵国,则该当行刑,若是其只不过力战被擒,尚未死亡。我等这边一旦族灭其家,定然是堵了魏章的后路,彻底背叛秦国。以魏章之才能,和对秦国是熟悉,到底是逼迫其投敌,还是让他安然西返,诸位以为若何?”

    张仪不愧是辩论的高手,很快就发现了樗里疾论据的毛病。事实上,商鞅到底是不是主动谋反,尚在两可之间,很多人都觉得,他也是被逼而造反的,其罪过和魏章都不是一个层级的。所以商鞅可死,魏章大可不必。

    樗里疾等人目瞪口呆,刚要反驳,却听秦王驷轻咳两声:“寡人的意思是,对于赵国入侵我国之事,该当如何处置。”

    秦王驷此言一出,几人表情大大不同。张仪顿觉意外,事实上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拯救魏章,绝非是尚佳的选择。但是他不得不努力一番,其一是为了顾念和魏章的情谊,其二,也算是试探秦王对自己忍耐程度。

    不错,自己这些年对秦国和秦王贡献良多,秦王对自己也推心置腹。然而自从自己从魏国辞去相位逃回来之后,秦王对自己就多有冷淡了,这让张仪心中多有愤懑。更何况这一段时间,樗里疾等人对自己也是冷嘲热讽,极尽嘲笑之能事,也让自己的声誉多有影响。他张仪虽然说不上什么小肚鸡肠,但是这种自负还是有的。是以对于秦王的冷漠,也多有不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