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贾差之死-第2/3页





    他摇摇头,想了想,还是说道:“只不过还有一事,万望先生能够相助在下。”

    “兑若力所能及,绝不推卸。”李兑真诚的说道。

    “贾某此次得罪众人,不知对方是否有后招招呼。其余无他,唯有一子,年龄尚小。贾某世代单传,定然不能让犬子冒此危险,若能借李兄托付,助我儿逃出生天,来世定当报先生大恩。”贾差说着,深深的向这个比自己年龄小,却有着极深城府的男人行了大礼。只不过,他没有下跪请求李兑,对于贾差来说,既是贾家灭门,也不能受此屈辱。男人的尊严,既是面对同僚亦是如此。

    李兑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他万没有想到,贾差此时,竟然有了决绝之意,似乎在他眼里,前景并不看好。“贾兄万勿如此悲观,且不说赵咸等人尚无反叛之意,即使有此而行,待大军一到,定然灰飞烟灭。你我只要在城中安坐,翘首以盼王师即可,何苦生此绝念?”

    “呵呵,李兄真不知耶?”贾差竟然笑出声来,“如今赵国之形势如此光明,皆乃君上之功绩也。然而赵国之内,宗族和非赵国大臣之间的争斗之激烈,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了。你我身在晋阳,更是感同身受。”他冷笑说道,“那些宗族们,没有什么功绩,却靠着祖上之功,靠着赵氏之名,在晋阳城中横行不法,欺行霸市,甚至勾结大臣,私吞土地,瞒报人口。前任城主赵遂,虽然也有不法之事,却也是这些人在后面怂恿所致。目的不就是靠着拉拢其他人一起堕落,从而换上自己的人当这晋阳之主吗?”

    说道这件事,李兑也有些愤怒起来。的确,自己本来在邯郸呆的好好的,受了一场无妄之灾,不就是这些人在背后捅刀子吗?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成为赵国的化外之地,让赵雍妥协让步罢了。

    “差本是邯郸小吏,幸的君上提拔,将晋阳之刑狱交付在下。然而多年以来,苦于他们强大,一直碌碌无为。没想到上次君上驾临晋阳,不但没有训斥,反而多加褒奖。如此之厚恩,某岂能如此做那小人之举!如今诸侯割据,实力强大者七国,无不变法以图强。而我赵国偏居北方,毫无优势可言,幸得君上,方有如此振作,若是就此半途而废,岂不和吴起在楚国一样,一旦楚悼王去世,变法就随即夭折。否则楚国崛起,何必于今日?”

    当年魏武侯继位,吴起受人挑拨被迫离开魏国,前往楚国,和楚悼王一见如故,主持楚国变法。只不过他削弱贵族的权利,强调军权必须掌握于大王之手的法令,侵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了反对。所以楚悼王一死,吴起也死于了旧贵族的叛乱之中。虽然楚国变法只有一年,但是楚国向北收复了陈蔡故地,让楚国的势力发展到了大河流域,向南平服百越,据有洞庭苍梧,楚国威名大盛。若是能够坚持下去,未必不会成为当世第一强国。

    “我赵国虽然也有贵族宗亲,但是比之楚国,还是不多的,大约和秦国差相放佛。秦人依靠商鞅变法能够强盛若斯,即使商君身死,依然照章执行;我君上亦有强盛之念,如今只不过少了一个商君罢了!某虽不敢说才比商君,但是这一腔热血,还是不遑多让的!”

    李兑被贾差这席话,说的心潮澎湃,恨不能早早相识。他对变法之事,其实并不热衷,他很实际,追求的只是权利和地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贾差这种人的敬佩之情,因为和这种人想比,自己是是渺小的,也是注定毁誉参半的。

    “先生,贾大人他...”廉颇在他身后,早就泣不成声。他小小年纪,对于政治权谋并没有什么见地,敬佩的只是真英雄,猛将领。他崇拜了那种沙场杀敌的快感,一直看不起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的官吏。但是刚才贾差的那番话,还是深深触动了他,不是因为他的理想,而是因为他的精神,也是一个英雄的所为。“某可以保护贾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