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剑拔弩张-第2/3页





    “族公所言,某所知之。然而如今之赵氏,哪还有半点荣耀可言?”就当众人沉浸在赵咸编织的荣耀梦里的时候,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打破了这种宁静。众人对发出此惊世之语的人纷纷投去目光,之间一个坐榻之上,一个清癯老者,面色严肃,见众人看向他,丝毫不畏惧,颤颤巍巍的要站起身来,拄着一个拐棍,慢慢的走向众人之间。众人见是此老,知道他平日里对赵雍所作所为多有微词,说出此话,当然毫不意外。然而如今大庭广众,不但有赵氏宗亲,还有其他外人在场,说出这种话,可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也透漏出敬佩。

    台上赵咸看着此老,又回头看了一下赵然,赵然朝他点点头,赵咸就此了然。

    “族公所言,那是过去了!那是赵简公、赵襄公的时候,我等族人风光无限。但是,现在变啦,赵氏就是罪孽之徒!赵氏就是偷窃之人!我们的君上就是看我们不顺眼!我们君上,他向着外人啊!”此老越说越激动,忍不住丢掉拐杖,又朝着王城方向大声嚎哭起来:“先祖啊!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众人见老先生如此激动,又被他说到了最痛处,也纷纷效仿着他的样子,朝着王城嚎啕大哭,嘴中念念着:“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有云:夏朝的君主启的儿子太康,喜好安乐,丧失君德,游乐打猎数日不归,以致于让有穷国的君主羿攻占了都城,并将太康的弟弟五人并母亲赶离了都城,到了洛水之畔,五人因此埋怨太康,并叙述了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的教导,除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外,还说道“荒坠厥绪,覆宗绝祀”,成为了最早的亡国叹息。

    是以闻听此言,众人无不心头一跳,这一句,可是于赵雍的新政思想,相违背的啊!于是看向老人的眼神,顿时不寻常起来,再看看现在的情势,这哪是寿宴啊,这是赤裸裸的示威啊!这是在向当今君上挑战啊!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贾差早已安奈不住,赶紧跳出来应声道:“老先生此言,恐怕危言耸听了!”他冷笑道,继而看向众人,“今日是赵老先生寿宴,我等聚集在此,除了追忆赵国先祖之丰功伟绩,更应该看到如今赵国兵强马壮,君上率领的骑兵赵卒,收回了被中山霸占的土地,如今更是在北方,和赵国累世的仇人作战。前几日原阳大捷,歼灭楼烦守军,实乃近几年之最大胜利,如此之喜事,岂不更是值得庆幸,我大赵有此勇武之君吗?何来‘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之患呢?”

    台下众人听后,也纷纷交头接耳,不敢接话。赵雍继位之后,虽然与赵肃侯乐于征伐不同,但是一旦发兵,大都能够取得胜绩,特别是攻占中山国土大半,比之其父,多有过之。如今北方和三胡作战,也未闻败绩,就这一点,声望就直追简襄二人了。

    看到贾差一番话,就把自己好不容易点燃的气氛又拉回了现实,那老人显然气愤不过,他用拐杖敲打着地面,气愤的说道:“竖子!不过吾赵氏一家奴耳,此乃我族之事,于你何干!”

    贾差傲然踏前一步,双手背在身后,正义凛然的说道:“吾乃赵国之干吏,非为赵氏之家奴!”

    此言一出,周围的赵氏宗亲纷纷破口大骂,指着贾差让他道歉。在这些人眼中,赵国是赵氏的赵国,而不是哪个人的赵国,其他的非赵氏之人,都是在为赵国服务而已,用你,是因为看得起你,而并非是非用不可。这一点,正是所有赵氏心中的所想,也是赵雍和赵氏宗亲的根本矛盾所在。

    赵雍的后世眼光看来,既然身为赵国的国君,那么这个国家就是赵雍一个人说了算的,其他人都是自己的臣子,帮助自己治理这个国家。但是赵氏宗亲们认为,赵国是属于赵氏全体的,赵雍只不过生在君主之家,才有这个资格管理赵国。所以理当对自己有优待。这一点,其实当日赵雍和赵咸已经交流过,两者的理念和想法不同,正是赵氏宗族对赵雍反感的原因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