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虎吞狼-第2/3页





    赵雍点点头,走下殿来,打量了半天,看着牛翦问道:“牛老将军来自北地,您觉得双方形势,是否已经体现在这沙盘之上了?”

    牛翦自赵希卧床以来,和李衍分别代理代郡军务。只不过牛翦主要负责作战,而李衍负责练兵和庶务处理。刚开始,他还有点倚老卖老,李衍也是对于这位老将军颇为尊敬,但是后来他觉得李衍也的确有些本事,是以渐渐对他客气起来。

    “刚才上卿调配棋子的时候,老夫已经看过。胡人本就逐草而居,居无定所,只能说在某些范围之内活动。”牛翦说着,走到沙盘旁。指着沙盘上,表示着黄河的“河道”说道,“楼烦和林胡的活动范围,大抵在无穷之门西北,大河两岸。北岸在大青山南麓、大黑河谷地附近,这里多是楼烦所在;大河南岸,高原附近,南抵秦国边境,这里森林密布,林胡就盘踞此地,这也是‘林胡’这一称谓的由来。”

    虽然燕赵中山三国大战的时候,牛翦奉命在西北佯装扫灭胡人,但是本身也没闲着,派出多路骑兵,沿着大河北上,勘察地形,绘制地图,有的甚至南下到义渠领地,大致摸清义渠二十五城的所在才还。眼前的沙盘,就是根据牛翦呈上的地图所制,成为了白虎厅的第二组沙盘。

    “大河过贺兰山被高原所阻北上,又遇到阴山东行,在吕梁山中又凿路而南下,以至于此地被河水灌溉,西北部更是多条水路并行,西南是山林高地,期间平原草场广布,真是天赐之土,不取反受其咎啊。”庞葱一边看一边赞叹道,他久居中原,实在不知,在他印象中的西北苦寒之地,竟然还有这么一出绝佳之地所在。

    “九曲黄河,唯富一套,此地乃是我赵国的关中之地,天府之国。赵国当以此兴。”赵雍看着沙盘上标识着楼烦和林胡的活动范围,两眼放光。这里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在自己那个时代,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啊!只不过自己那个时候,生态环境已然恶化,黄河南岸的林地几乎已经不存在了,而如今却是林木茂盛。如果真的能够据有此地,赵国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一块草场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大粮仓!

    “套?”

    “不错,你们看。”赵雍指着沙盘说道:“大河如绳套一般在此盘桓,第一个弯处,当为西套,第二个弯处和第三个弯处,当为东套。而这后两个,亦可分为后套和前套。”

    众人随着赵雍的指向看去,果真如他所言一般。

    “此地,虽然没有关中秦川一般,易守难攻,但是东南部有蜿蜒河道直通关中,更有广袤森林形成了防线,而西南部地势高俊,虽不知其乾坤,但是定然也不宜深入。”牛翦说道。

    “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秦国的老对手盘踞,秦国即使想要北上,也要担心后院起火。最重要的是,此地多是胡人,秦国恐怕未必愿意北上,倒也可以值得占据。”庞葱也分析一番。

    “问题是,我大军到底要准备兵马粮草几何?兵分几路?何种成效?”乐毅每次都是切中肯綮,直接要害,从不肯多说一句废话。

    “兵马粮草,代郡累计两三万石,可够一万大军支撑两三个月。”牛翦说道。理论上来说花费比这还要多,不过骑兵进入了草原,干草是不需要准备的,遍地都是草原,打到哪里,就可以在哪里修整,只不过人的用度,还是要计算的。

    “邯郸虽然存粮数万,但是若从代郡出兵,定然要费些转运之苦。消耗也大,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所以,战争的前期目的,应该是试图寻找一两个城邑要塞,作为大军的中转之地,一是可以联系国内,不至于消息无法传达;二是解决粮食周转问题,不至于粮草运输太过繁杂。”乐毅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