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魏王薨逝-第2/3页





    “寡...寡人虚度八十岁月,三十岁余始登大位,虽...有先祖...之遗志,奈...奈何既无文...文侯之经略,亦无武...武...侯之武功,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七...百余里,南辱于...楚...,此寡...人之失也...”

    塌下众人听闻此刻,魏王开始检讨自己一生,心知他大限已到,哭泣不已。太子更是已经嚎啕大哭,不成人形。唯有公孙衍,虽然心中也有些悲痛,却不至于没了仪态。

    在公孙衍看来,虽然魏王一生,见证了魏国霸权的衰落,但是这的确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魏国攫取的三晋中最富饶的土地,本该休养生息,练兵蛰伏。然而先是魏文侯不听吴起的建议,不去趁机消灭秦国,而是隔着赵国灭掉了中山,以致于魏人刚刚离开中山,鲜卑人就东山再起,复立中山。而如今,赵国能够戮力北进,魏国将中山灭国的功绩,是不能不提的。

    而后,武侯继位,一改文候“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气象,不但选用贵族担任要职,还排挤吴起等人,迫使其离开魏国。与此同时,四面树敌,北面与赵国联盟破裂,南压楚国,东拒秦国退出河内,风光一时无两。

    但是这两位都忘了,自己虽然承继了大部分晋国的国土,却毕竟不是晋国。自己所占据的河内河东之地,皆是水土丰饶之地,本就无天险可侍,依然四处征战,妄图通过征战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而拉低和其他国家的地理差距,殊不知这样做只可获得一时之利,却不能长久,无异饮鸩止渴。终于在当今魏王在世,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局势。

    “你等...当...以守土...为要...,勿...轻启...兵...燹...”说完,魏王脸色转红,想要说话,却再也说不出来,终于一口气提不上来,驾鹤西去了。

    太子见魏王不再言语,双目通红,颤颤巍巍的举起右手,搭在魏王的鼻息处,却没有反应,终于大哭一声“君父啊!”,俯身在地,痛哭不止。殿内众人知道,魏王业已咽气,再无声息,也真真假假,痛哭起来。

    巍峨的大梁王城中,敲响了庄严的钟声,在落日的映照下,天空似乎撕裂了一道伤口,血色漫天。

    赵国,邯郸。

    熙熙攘攘的城门口,远远走来一群素布衣服的人,人群之中,一辆牛车显得特别突兀,而最让人突兀的,其实是牛车之上,还坐着一位清癯老者。老者约莫五十许年岁,神情庄重,但是衣衫却非齐整,显然是舟车劳顿了。

    一行人通过城门,继续向城内走去,老者站在车内,一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一边看着正在翻修的街道,修葺的城墙,正在修筑的排水管道,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夫子,今日不早了,我们还是找个地方住一晚吧。”牛车旁边,一个中年人说道。

    “嗯,我们还有些许钱财,或者可以到驿馆盘桓一两日,再择机面见赵王。”

    “是。”

    “夫子,人人都言,赵国多胡人习性,喜穿胡服,胡风甚重。今日一看,似乎并非如此。”另外一个中年人说道,“好像很多人,颇有些气质,谈吐而不俗。”

    那夫子一言不发,慢慢的,却看出这些人虽然三三两两,但是目的地,似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长街头上的一处精致的院落,风格不类其他房屋。

    木制的大门,两侧的柱子竟然是石料的,往东西两个方向用夯土延展的两人高的高墙,上面还用了陶瓦。大门形似牌楼,两侧各有四个篆字,一书“高冠博带”,一云“和而不同”。大门玄黑,铜钉兽环,说不出的庄重。大门之上,又是四个篆字:“弃智学宫”。就在众人观看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往里面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