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阴谋味道-第2/3页





    韩嫣最让赵雍满意的,还是她非常识大体。无论朝中发生了何事,即使韩嫣听说了,只要赵雍不主动谈起,她也装作不知道。她知道赵雍非常有主见,以至于很多时候,赵雍决定的事情,所有人反对都没有用。也正是因为这样,韩嫣才很少询问赵雍政事。

    不过这一次,韩嫣除了正常的问候和诉说思念之情外,却提到了一件让赵雍头疼了好几天的事情。

    什么事情呢?

    司空寺成立之后,赵国也仿照秦国、齐国和魏国,建立起“上计”制度。所谓上计,就是地方官员定期向君主汇报当地“政经刑户”的工作,一般都在年终进行。然而赵国上计则和其他国家颇有不同。

    赵国的上计分为两次,一次是在夏至,称为“夏计”,一次在年终,称为“终计”。这是赵成上任后,根据赵雍提议建立的审计制度。终计是每年的开始,赵雍亲自接见郡县负责人,并让他们将自己管辖地方的人口数、田赋数等的预算情况誊写到竹券上,使用时,竹券一分为二,国君持右,官员持左。年终时,国君持左券对官员进行考核,以此来作为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

    而夏计则是赵国的首创,即每年夏至日,由各地的遗人司代表政府对官员在属地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填报完成情况,并报司空寺备案。司空寺负责对于上报的审计情况进行检查,完成存档。

    进行这样密集的审查,一是因为赵国本身面积不大,审查相对容易;第二则是赵雍野心勃勃的军事计划,需要强大的粮食基础,以及对国内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掌握。所以赵雍对于这项提议,是非常赞同的。

    然而今年夏计,出了一件丑闻。

    据说司寇肥义一直在负责对于赵律的厘定工作,进展非常迅速,按照肥义的计划,如果问题不大,今年年底就能完成赵律的厘定工作,从而让《赵律》通行全国。

    一日,肥义按时去王宫当值,没想到还没进入王城,就被人拦住了去路,说是要状告一人贪污索贿。

    贪污是赵雍一直深恶痛绝的事情,叮嘱过肥义,对于这样的官员,一定要加重刑罚。赵国对于贪污的处罚,是罚没所有田产,打入奴籍,发配边疆屯田,永不叙用。这无异于将是人生中的另外一个世界。然而即使这样,却依然有人前“腐”后继。

    肥义对于这样的事情倒也看的多了,也没有太过在意,左右是一个县的县令,倒也不是什么大案要案,所以肥义将此案放手让下面的人去查,没想到过去月半,查核之人将案卷放到肥义这里的时候,让肥义大吃一惊:事情远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原来,拦截肥义之人,本事晋阳一个小民,其状告者,是其县县令,私吞其田产。司寇府的士师按例对该县县令进行审讯,结果一审讯不得了,不但牵扯出了晋阳令赵遂,据说还和李兑有些暧昧不清的问题。

    士师这才意识到,事情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决断的了,于是将案卷一封,带到了肥义面前。肥义看了案卷之后,先是一阵愤怒,要求士师立刻抓人,绝不姑息。然而冷静下来之后,才让所有人按兵不动,并暗中大厅虚实,终于算是揭开了冰山一角。

    自从赵雍颁布核查隐田的政令之后,晋阳就一直阳奉阴违,晋阳令赵遂更是表面上配合遗人司的工作,暗地里却瞒报少报隐田,甚至帮助他人瞒报田产之数。甚至将他人田产当做自己的田产进行谎报,并诱骗他人说是为了帮助其争取更多的田地,但实际上,当田契下来之后,被他谎报的田地就成为了他自己的合法财产,而被诱骗之人,就变得血本无归,流离失所。终于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告状告到了邯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