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会风波-第2/3页



    沙盘刚一落座,乐毅就越出众人之前,向赵雍行了一礼。赵雍点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他转身,拿起沙盘旁的指挥棒,看着大殿上的众人,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鄙人乐毅,受君上委派,向各位将军解说此次讨伐中山的行动计划。”

    此时的乐毅,虽然刚刚封为了上卿,但是无论是邯郸派系的官员,还是代郡的官员,对他都不以为意。因为在他们看来,乐毅不知道是什么方面受到了赵雍的喜欢,才能成为上卿。要知道,赵国的上卿虽然是专门为了来自外国的人才设置,但是很多人都是声望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够受封的。例如楼缓,虽然是赵雍上任之后,受封的第一位上卿,但是实际上,他本身已经在赵国摸爬滚打很多年,被肥义和很多代郡官员所认可,所以才有机会。

    那么乐毅,到底何德何能,能够刚来赵国,就受封上卿呢?

    乐毅定了定神,尽量不去在意众人疑惑的目光,淡定的说道:“由于北伐中山,计划过于弘大,时间较为长远,中间还要考虑到秋收天气等因素,是以整个计划分为三个步骤,从南北两个方向摸索推进。其目的,是占领太行山以东、中山国所控制的重要关隘,打通我国东进和北上的交通孔道。南部军团为主力作战,北部军团为策应作战。”

    按照计划,赵国分成两个南北两个集团,北方集团由赵希牛翦率领,其目的是通过骚扰和攻破中山国的北部防线,牵制中山国的北部军队,致使其不得南下增援,作战范围应该在中山国曲阳、丹丘、华阳至鸱上塞一路。这几个地方都是中山与赵国边境相交的重点地区,一旦为赵国掌握,那么中山国的北方防线将不得不向南退却。

    而中山国的都城灵寿距离北部防线恰恰是最近的,若是整体防线南移,中山国将缺少应对赵国北部军团南下的战略纵深,丧失主动性,所以,即使这一路不是赵国的进攻主力,却恰恰是中山国必须重点应对的地区。所以,中山国绝对不敢大意。

    南部军团是此次战役的主力部队,其目的,就是通过占领石邑、东垣,获得对中山的战争主动权。

    石邑位于井陉关以东,当“井陉之口”,而井陉关就是由太行山的东南径道进出中山国的重要隘口,一旦夺取此地,那么赵国就可以从代郡通过井陉关东入中山国,而不是要从南部北上进攻这么大费周章了。

    东垣位于石邑东,北邻滹沱河,西靠井陉口。通过此地,可以上溯滹沱河直至中山都城灵寿。从而将中山的南部防线压缩至滹沱河天险。通过这样南北的防线压缩,像是一个口袋一样,压缩中山人的活动空间。

    “是以,此次战役的既定目标是封龙、石邑、东垣三个城池,北部地区的鸱上塞、华阳,为次要目标。”乐毅一边说着,一边将这次计划的目标一一讲解出来。而李拙和赵袑两个人,则不断的根据乐毅的指定,放置代表两国士兵的不同颜色的小人。等乐毅说完之后,整个计划也已经在众人面前展现开了。

    简单来说,这个计划是非常中规中矩的。有进攻,有策应,有目标,有方案,总体来说,符合一个标准的战役计划。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地方,让众人有些疑惑。

    “敢问大人,如果我军有了充足的准备,为何只攻打到东垣而非渡过滹沱河北上攻取灵寿,若能一战而成,是不是少了很多麻烦?”

    “不然。”乐毅摇摇头,指着沙盘从容说道:“虽然从沙盘上看,邯郸、鄗城和房子三个城,距离灵寿都不算太远,而且若是从北部进攻,似乎更加容易。特别是上次,赵希老将军神奇般的绕过中山防线,迂回到了敌军后部。”他顿了顿,抬头望着众人说道:“但是那一役,并不具有代表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