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关税政策-第2/3页





    “这个事情,真的是和我等无关啊。”赵国商人显得非常委屈,“实在是赵国如今的政策变化了。”

    “骗谁呢?”魏国商人明显不信,在他看来,赵国都鼓励经商的,和魏国大体相同,市税为主,关税几乎忽略不计。这个赵国人明显在说谎。

    “骗你干什么?不信你去问问去赵国经商的商人们,是不是赵国的政策变了?”赵国人理直气壮,倒也不怕魏国人聚众打他,说白了,大家都是商人,和气生财才是。

    “那你说说,赵国的政策如何更改的?”魏国人显然还是不信。

    “那我说说。”赵国人说道,“赵国君上下令,赵国所有市税不变,其余关税都多加一分。其他物品,像青铜器物、金银制品、铁质工具以及各种纺织制品,在此基础上再次增加一分。具体来说,若是魏国之铁器运往赵国,则关税为每百钱交十五钱的关税。若是寻常物品运往赵国,则关税为每百钱交十钱的关税。相比较起来,之前所有关税都是百钱交五钱的税率,可是高了不少!”

    周围之人一听,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要知道,虽然赵国不是魏国商人的唯一经商路径,但是很多东西,确实是赵国独有而其他国家没有的,比方说受贵族们喜欢的毛皮制品和牲畜,都是赵国输出的重点产品。若是赵国增加了进口之税,那么这一笔买卖利润就少了。

    很多人立刻想到了一个问题,遂赶紧问道,“若是以赵国毛皮入魏而言呢?”众人也想知道这个问题,都纷纷围过来听着。

    “这个还好一点。”赵国商人说道,“所有关税都以百钱交十钱的税制上交。但是战马铁器,一律以盐相同,由官家经营,私人不得与闻。总体来看,还是高了些,不过还能接受。其余物品的税率,还有其他差别,我就记不清了。”

    “如此说来,这生意是不好做了?难道非要比我们去和齐国那些人做生意?可以这也太远了,而且齐国的税率,比赵国低,但是也有限的很啊。”魏国商人叹息道。

    “唉,想当年轻关易道,很多道路都是让我们商人自由通行的,哪有什么关税啊!现在倒好,你买卖什么东西,还有关税限制,真是晦气。”

    “不仅如此,对于山泽开掘的商人,税率更高,而且商人之家都是要服役的,而且无论是商人本人还是家人,甚至其仆役,都一一俱以名册,必须服役,不得逃避。有逃税避税者,根据其情节严重大小与否,处以不同的刑罚!”赵国商人说道。

    魏国商人们一听,心中大骇不已,纷纷交头接耳,但是言语之间,对于赵国的变化,还是忧心忡忡,很多商人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要调整自己的经商范围了,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去别的国家通商了。

    公孙衍和乐毅彼此看了一眼,不再去看后续的情况,悄悄离开了凑热闹的人群里。

    “没想到,连赵国都开始征收关税了。”公孙衍悠悠说道,“不得不说,赵国的君上,见识之高卓,的确比其他国家的君主高上许多。”

    乐毅为不可觉的一愣,然后说道:“这从何说起?”

    “呵呵,你有所不知。你看自大周分封以来,很多国家都鼓励经商致富,这是极好的,毕竟商人货殖南北,其上交的税钱哪怕只有一分,积少成多,也是可观的。而有钱人,特别是贵族们有钱,当然喜欢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物品,他们极力希望商税变低,这样买东西花的钱就少。”

    “确实如此。”

    “然而此事对于国家来说,其利益都被贵族瓜分了,国家有利但不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经商,都不再务农,则粮食产量越来越少,兵员越来越少,万一有敌人来袭,危害也就越大。这就是商君之法,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原因。其目的,无非是鼓励人们重新去种地而已。说白了,打仗打的是兵员粮草,你再有钱,能够去买其他国家的军队吗?除非对方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