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轻重之术-第2/3页





    赵雍放下酒爵,淡淡说道:“叔父,您以为,我赵国之马匹为何胜于其他诸国?”

    “这个嘛。”赵成想了想,说道,“大抵是因为除了秦赵之外,其他国家没有太好的马场所致。毕竟,马匹这种东西,不但饲养起来耗费百金,就是平日里的草料,也是一个巨大的开销。而我代地草场天然,所需费用相对较低,比较适宜养殖。”

    “那么叔父,您觉得除了秦赵之外,还有哪个国家拥有这样的牧场呢?”

    赵成想了想,肯定的说道:“没有。”

    赵雍嘿嘿一笑,又问道:“叔父以为,韩国除了弩箭之外,还有哪种东西是他国梦寐以求的?”

    “梦寐以求的吗?”赵成不知道赵雍什么意思,只得顺着他的思路回答,“难道是粮食。”

    “韩国所产之物,无非是粮食与弩箭,其余之物产,并非其特色。而因袭三晋之福地,韩国的粮食则是府库充盈。但是其行商虽然蓬勃,然而没人管理。故,孤才想出这样一个计策。”

    “什么计策?”

    “我且放出去赵国打算以马匹换弓弩的消息,则韩国之内,必然加大弓弩之生产,多招收人手,以促进弓弩的完成。”赵雍说道,“然而,当大量的百姓流离到了弓弩制造之所时,土地就会被撂荒,其粮食产量必然下降。当然,这主要是看订购额度的大小。”

    “然后呢?”赵成有些相信,这都是赵雍安排好的事情了,但是他还没有找到赵雍这个计策的妙处。

    “叔父,五国相王之后,秦齐楚三国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特别是秦国,啮桑会盟,三国实际并无缓和的迹象,这是秦国所不愿看到的。若孤是秦王,定然要给魏国以颜色。”

    “这和韩国有什么关系?”

    “魏国之后,定然就是韩国了,若是打到家门口在准备,岂不是太晚了?”

    “您的意思是,韩国若是为了弓弩之事,撂荒了土地,恰恰是自寻死路?他就不得不选择依附他人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都没有,还如何去打仗?”

    “但是战马一事?”

    “叔父刚才都说了,中原诸国,若是没有草场,则维持马匹的数量必然耗费巨大。韩国越是缺少财富,就越是希望出卖弓弩,以滋养自己的马匹数量。其结果就是,若是我赵国紧他一口气,他就会觉得憋气,若是我松他一分,他就觉得欢天喜地。试问这样的买卖,为何不做呢?”

    赵雍洋洋得意的看着赵成,殊不知,在四百年前,齐国的相国管仲,就已经开始运用这套所谓的简单的经济战法了。最有名的,就是那个所谓的衡山之谋。

    据说,齐桓公欲谋夺齐鲁之间的衡山,便问计管仲。管仲开始指挥齐国大肆购买衡山制造的武器。由于衡山制造的器械天下闻名,其他国家听说齐国购买武器,以为齐国要全国动员发动战争,遂也跟着去买了衡山武器。

    衡山国君见生意大好,便号召国民全民制造武器,于是土地被撂荒在外,衡山好好发了一笔大财。

    后来,齐国又开始以高出原价三倍的价格收购赵国的粮食,于是乎,很多国家都开始往齐国输送粮食。一年之后,齐国宣布暂停购买衡山的武器。由于制造这种武器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齐国在武器没有建造完成之前果断毁约,其他国家也纷纷毁约,横山国君立刻悲催,不但投入的资源得不到回本,就连过冬的粮食都成了问题,于是乎,齐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了衡山。

    这种经济战思想,管仲运用之纯熟,在先秦时期也是极为少见的。这之后,他先后用各种经济战术,对鲁国、莒国、代国,甚至是楚国发动了经济攻势,掠夺了一大批财富,使齐国富强起来,只不过当时,称之为“轻重之术”,其根本思想,就是哄抬物价,造成生产力过剩,然后控制贸易规则,造成经济产品和粮食产品的失衡,从而打击对方的经济。但是无论如何,最后都是对粮食的控制,因为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硬通货,就是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