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百金之士-第2/4页





    鹖冠子看着赵雍喜笑颜开的表情,如何不知道他心里所想,微一沉吟,对他说道,“君上此策略非常高明。此策不但可以推广骑兵训练之法,还能给赵国锤炼一支王牌铁骑,最重要的是,此策所耗费金银,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果断是非常高明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当初赵雍回到王城之内,将鹖冠子、肥义、吴广和赵豹四人招来,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其一,赵雍认为骑兵的推行是必须要进行的。特别是信宫朝见,赵雍又通过赵成将自己准备把胡服骑射的改革锁死在军队之中的想法向赵氏宗亲们说清楚,反对的力量已经非常小了。可以说,赵固的奏章基本上获得了通过,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熟悉胡人习性的督军和熟悉骑兵战法的将领,如何将这个模式推广大骑兵的训练中去。

    这一点,几个人都赞同肥义的意见,让楼缓去代郡负责骑兵胡服骑射的督军工作,其目的,就是要把胡人打仗时候的习俗,和赵国传统进行改造,制作合适作战使用的胡服,选拔符合胡人骑兵作战习惯的武器和战法,特别是骑射之术,要在代地推广开来。

    “那么骑兵之建设,是否要在全军推广开来呢?”吴广作为国尉,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各将军之间的矛盾,做好自己的后勤保障问题,所以是不是要推广骑兵建设,他必须早作准备,因为骑兵所耗费的钱粮之数,要比普通步卒要多得多,甚至和车兵差相仿佛。但是车兵却有着骑兵所不具备的冲击力,正面对抗中,要比骑兵有用。这也是吴广对骑兵能力进行怀疑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是,这一点,国尉和诸位大人须谨记。”赵雍将地图摊开,指着代郡一线说道,“骑兵胡服骑射之建设,只在代郡一线进行。着赵固楼缓主理此事,李衍及赵固协同处理。”

    “那么关于李衍兄弟的赏赐事宜?”赵豹身为相邦,赏罚之事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李衍李拙两兄弟大败入侵的楼烦大军,整个赵国都已经知道,老百姓更是额手称庆,邯郸的乡老甚至组织了祭祀,是以这件事情,多半是要赏赐的了。但是到底如何赏赐,还是要看赵雍的意思。

    “吾认为,李衍李拙虽然功劳甚大,但是李衍刚刚提升为裨将,再次优渥赏赐,不合规矩,应该以金银赏赐为主。”吴广身为国尉,对于军人的任免,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至于李拙,年少轻浮,此次作战能够胜利,也是我赵国边军战力强悍所致,是以功过相抵吧。”

    吴广刚一说完,肥义就看到了赵雍眉头微皱的样子,微一沉吟,就知道赵雍心中所想。

    其实只要是有心之人,自然明白赵雍心中所想。现在的赵国官僚里面,以赵成、赵豹和吴广为首的三人,都是自己父辈,说好听点,叫功勋卓著,说难听点,有点倚老卖老。虽然赵雍对这三人恭敬有加,但是并不表明就要言听计从。从赵雍亲政之后,他就有意无意的开始为赵国储备起来人才。而且他并非是像其他人那样从文官系统开始,而是别出蹊径的从军队下手。

    亲政之后的第一次朝会,赵雍将宗室将领明升暗降,调离出邯郸,明着是让这些宗室在赵国的重镇熬资历,挣军功,但是暗地里,将邯郸的军队控制权,通过庞葱、廉武的外部拱卫,和赵广下放插箭岭,将整个邯郸控制在了手中。毫不夸张的说,一旦邯郸有变,赵雍最大限度的可以通过插箭岭的部队,拖到鄗城廉武的援军。而且随着整个赵国的战略中心转移到了北方,守卫南长城的赵庄,得到的资源必将会不如廉武。这也是赵雍暗地里的安排。

    与此同时,一批富有功勋的宗室将领也间接得到了实权,比如说赵希老将军,荣升将军之后,也算是宗室将领们的第一人了。但是这位老大爷和其他宗室将领有比较大的年龄差距,已经步入了自己生命的暮年,对于权位看的比较淡,是以赵雍放心将代郡交给他,也同时任命了两个非宗室的将领辅佐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