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言骑兵-第2/3页





    赵雍心里想着,倒也没有点破,决定一会找肥义和鹖冠子好好询问一番。如果真的没有国家使用这两件东西,恐怕自己穿越而来的见识,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他完全想不到,高桥鞍和马镫这两个在后世才有的东西,在各诸侯国中根本没人知道,更不用提使用了。毕竟,这两件物品不但可以加强骑兵来的战斗力,也可以更快的完成骑兵的训练,至少比现在要快很多。

    “第三,就是武器因素。”鹖冠子说道。

    “武器?”肥义有些疑惑的说道,“现在各国均流行铁器,而我赵国冶铁也是独步天下,连邯郸城里,都有不少冶铁大家。赵国的士兵也多配备铁器。难道这样不好吗?”他是朝中的名将,对于这种问题,他更加具有发言权。

    “非也,我的意思并非单指铁器,马上的武器选择更加重要。”鹖冠子继续说道。

    “愿闻其详。”肥义拱手说道。

    “武器之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马上的作战兵器。”鹖冠子顿了顿,继续说道,“赵国骑兵之武器,多以铜铍和大戟为主,恕我直言,这样的武器看似比较强大,然而和胡人比起来,还是非常不如的。特别是一旦胡人不再纠缠赵军,还是采用骑射游击的办法,即使我军的大戟和铜铍再长,也要在游动中失败,因为对方采用的是弓箭,从距离上来说,要比大戟和铜铍要长。”

    这一点,赵雍和肥义是深有感触的,两人一个是来自未来,一个深通战阵,后者对于胡人也并非陌生,他对于胡人的作战方式非常熟悉。就像是鹖冠子所言,很多时候,胡人不会正面与赵国人相对抗,更多的是通过骑射进行进攻,所以说李衍李拙在代郡的胜利,除了占了地形了便宜,敌人的轻敌冒进也是一大原因。

    “其次,铁制武器与青铜武器想必,并非上上之选。我曾多次路过秦地,曾听说秦国虽然能工巧匠甚多,却依然是青铜武器为主。”鹖冠子说道这里,看着赵雍问道:“君尚可知这是为何?”

    赵雍略微一沉吟,谨慎说道:“莫非是铁制武器不如青铜武器耐用?”

    鹖冠子点点头,说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原因罢了,青铜武器的制造已经流传了很久,很多国家锻造青铜的技艺都非常了得,但是铁质武器使用非常短,究其原因,除了造价高昂,份量较重和不易冶炼之外,冶炼的技术也是关键。虽然邯郸号称铁器大国,但是铁制武器的耐用性,确实是不如青铜武器的。”

    听鹖冠子说完,众人纷纷点头,无论是赵雍赵广,还是廉颇庞暖,都开了眼界。没想到骑兵虽然有着赵雍所说的众多浪漫化的战斗方式,但是他本身的缺点确实不容置疑的。而且很多缺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比方说,骑兵训练花费过大,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骑兵的花费,不是按照一个步兵花费去算的,除了本身骑士的培养,战马的花费更是庞大,特别是马匹容易生病,一旦形成疫情,就容易造成战斗力的减损。是以一个国家一旦储备了大量的骑兵,就要做好花钱如流水的准备。

    其次,骑兵的训练和形成战斗力的周期,的确要比步兵长。至少除了赵雍之外,其他几人都认为,一个骑兵要通过缰绳和马鬃,去灵活的操纵马匹,是非常消耗时间的,但是战争一触即发,说打就打,完全没有给你长时间训练的机会,所以骑兵的战斗力,也就无从谈起了。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吾才认为,建立君上所计划中的骑兵,是非常困难的,至少,金钱问题,训练问题不解决,骑兵必然无法成为主力战阵,只能成为策应部队,我军重点的发展方向,还是车兵。”鹖冠子最后将自己的观点做了总结,然后向赵雍施了一礼,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