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赵成举丧-第2/3页





    “叔父可能有所误会。”赵雍想了想,对赵成说道,“孤虽年少,却非糊涂之人。中原文化之优势,孤如何不知?然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如今中山与齐国虎视,侵我疆土;秦国与韩国虚与委蛇,蔺石等地危若累卵,当此之际,我赵国之兵卒,累败于中山齐国,亦未曾大胜于秦国。此乃社稷覆灭之举也!果如是,则赵氏之家庙,且为他人之废墟矣!”

    赵成听赵雍如此一说,冷汗涔涔而下,始终不敢抬起头来,心想,看来这次,赵雍也要拿自己立威了。然而赵雍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叔父乃我赵国梁柱,先君多次提及之股肱,今日吾欲以强兵之策兴大赵,奈何叔父反要责问于孤?孤之心痛,不可言说矣!”

    赵成一听,赶紧对赵雍行礼,一边行礼,一边大呼罪过。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赵雍只不过想在军队里搞胡服骑射,并不向整个赵国推广,是以吃下了定心丸,也就答应帮助赵雍安抚赵氏宗亲,全力承办好赵告的丧事事宜。

    看着赵成离开的背影,赵雍有意无意的说道:“没想到,革新之事,竟然如此困难。”

    坐在旁边的肥义,看着赵雍三言两语说的赵成痛哭流涕,心中对这位自己倾心教授的少年君主多了一层敬畏,至少今天,他看到的是一个大权在握又富有心机的君主,而不是那种鲁莽之人。这样的君主,才是霸主之姿。

    “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君上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如今君上之所行所为,远超简襄,其功业成就,定当在两位雄主之上。”

    “惟其如此,方不负我背之骂名。”赵雍嘿嘿一笑,对肥义说道:“且谈别的事情。师傅说,若行胡服骑射之举,当有试验之兵。孤欲以代郡李衍所练之骑兵为范本,训练新式骑兵。然其虑者,无股肱之臣,前往传达指导其事,师傅觉得,何人可以担当此任?”以李衍的骑兵为本训练新式骑兵,是赵雍早就决定的事情,但是他需要一位大臣前往代地,主要负责这件事情。毕竟赵固只是个相邦,军事上的建树没有多少。而李衍虽然训练骑兵有些成效,但是此次改革非同小可,必须有一位分量重的大臣前往坐镇,才不至于被人猜忌,这才是赵雍所愁的事情。

    肥义思索一阵,缓缓说道:“此人当熟悉胡服之样式,熟悉胡人之习俗,其份量必须很重,否则容易被人攻歼。”他顿了顿,对赵雍说道:“如此,臣推荐楼缓前往代地,负责督促李衍练兵事宜。”

    肥义的这个建议,到时深合赵雍的想法,其实在这个人选上,他也觉得楼缓比较合适。出身胡人,熟悉胡人的习俗,常年和胡人打交道,本身职位也非常高,完全适合这个位置。

    “如此,孤思虑一番之后,再和楼大人商议此事。”赵雍对肥义说道。

    “诺。”

    赵雍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走下了主坐,他现在已经习惯了跪坐,但是在自己的偏殿之时,还是习惯坐在那里,而不是跪坐,只不过在正式的场合,才跪坐那里。

    肥义看赵雍起身,自己也慌忙起身。谁成想赵雍看见了他准备起来,赶紧走几步,上来扶起了肥义。“师傅身体逐渐老迈,当多注意休息才是。孤以国事累师傅了。”

    肥义知道赵雍从改元之后,就坚持去邯郸城中八十以上的老者家中看望,未曾断绝,是以对于他这种孝心,倒也是非常坦然。“君上莫不以为老朽已经不中用了?且放心,即使明日中山攻到邯郸城下,老夫亦能披甲上阵,纵马杀敌!”

    赵雍哈哈大笑,遂说道:“既然如此,师傅若是无事,可随我到插箭岭一游,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