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之章 第二十四章 南来消息言是非(二)-第2/4页





    想到此,王星平又关心起此行诸人的际遇。

    “小五哥从广里回来,那边可有什么新奇的见闻与我说说?”

    第一次出远门的叶家老五听到这话便打开了话匣子,“新奇倒是谈不上,只有一桩奇事,广东那边竟有女子当街宰牛的,年纪大的唤作屠婆,小的唤作屠娘。且宰牛之时还要细数将宰之牛平日的罪状,如耕地不前,渡水不行,着实是稀奇。”

    贵州当然也有杀牛的,每逢节日就连土人也会杀牛待客,但以往所见稀奇无非是水西水东的蛮夷宰牛不许见血,全用木锤擂死罢了,但女子专侍屠宰就算在贵州这蛮荒之地也绝难看见。

    王星平也来了兴致,却不惊讶,跟着接过话来,“我听说岭南许多女子不以女红为务,专善疱厨。”

    叶显莲正眉飞色舞的说着,听王星平一说也是眼中一亮,“东家果然是博闻,我先时听汪叔说了那边习俗也是不信,但到了肇庆后的确酒楼茶肆多有女子抛头露面做厨的。”

    王星平这几日正好在看唐人房千里的《投荒杂录》,听叶显莲所说更是面露好笑,“小五哥不知道,自唐宋时两广便是这般风俗,俚民婚聘,说的都是‘我女裁袍补袄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

    话声甫落,丁得水叔侄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中原与南国风俗相异,就连王星平这些多少代前便到贵州的北方移民听了都觉得两广的风俗新奇,但也算坐实了广东人自古以来吃货的名声。

    叶显莲被带起了话头,又道:“其实这些也是寻常,那广州港中通着南洋,海外夷人的风俗更是迥异,我们一行在肇庆就曾见过泰西和尚修建的佛寺,当地人叫番鬼屋。”

    说这话时叶显莲自然不知泰西并没有和尚,但王星平却是知道,利玛窦最早在中国便是去的肇庆,在那里建成的是中国第一座天主教堂,只是当时为了掩人耳目天主教士全都托名佛徒,身着僧衣,故当时的肇庆知府以之为天竺高僧,还专门为这教堂题写了匾额,是为仙花寺。王星平的前一世曾到过广东一回,当时在西江边的崇禧塔旁尚能见到此教堂,只是已经残破不堪改为民居了,想来叶宜伟他们去看的便是此教堂。

    那崇禧塔是肇庆府在西江岸边的一大去处,一行人既已到了肇庆自然会去,那利玛窦所建的仙花寺就在塔西,撞见也是寻常。

    王星平笑道:“那寺中想来是没有番鬼了。”

    利玛窦在肇庆居住了六年,而后被两广总督驱逐才又去了韶州和南京传教,仙花寺中自此便再无洋人了。

    “的确是没有,不过广州城外却是多得很,我们在肇庆时便听闻不光红番,今年万寿节前来朝贺的南洋使节也比往时多了许多,什么安南、暹罗、渤泥的贡使如今都在广州港中停泊。”说起在外见闻,难得出趟远门的叶显莲恨不得将所见全都对东主说一遍,就连在肇庆听到的广州传闻也都事无巨细全都提了起来。

    但王星平却在这里听到了感兴趣的内容。

    “南洋使节……”他闻言若有所思,对于南洋外藩的入贡情形王星平并不特别明了,只知道许多方物是要依靠朝贡方得京师官民得以享用。提起暹罗、安南,自然想到的便是大象,京师凡有大朝会,宫仗便有虎豹各二及驯象六头分列左右。天子总共五辆仪驾之中,大辂和玉辂则都是以两头大象驾辕。过去朝廷在广西南面还设有驯象卫,专司捕捉驯化野象以贡朝廷,但随着时间推移如今这些卫所都已成了戍守为主,京中象房的大象反倒更多依靠广西、云南的土司和南洋诸国的入贡了。

    这些事情王星平还是听王命德提起,也才知道原来在大明,天子朝会早已是要乘象车的,王命德上京赴考的那年夏天入伏后就曾好几次在德胜门内见过官中的驯象人在西海里洗象,宫中为了方便摆驾更在御马监内又另设了象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