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之章 第十二章 飞捷连声露版桁(六)-第2/3页





    ‘大意了。’这是徐、崔二人发出喊声后的第一个想法。

    ‘怎么就能没想到呢?’崔八此时才记起这赵老爷是山西举子出身,城中的晋商与他过从甚密,上个月他还抢了山陕会馆的一桩生意,赵懋德如何会起了好心来帮他?

    所谓黄册,即赋役黄册,乃是朝廷登记户口版籍之用,每户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都要逐一登记在上,是明季官府对于地方的管理登记档案。黄册分为四本,户部、布政司、府、县各有留存,以为印证,留存在户部的那本因为封皮是黄色,故而后来都统称为黄册。自洪武二十年颁布以来,定下了黄册内容十年一修的祖制,而去年正好赶上大修。

    崔八当然记得,他名下的不少田产,新开垦的不少都是瞒报,而旧有的不少则是趁着荒年低价兼并而来,这还不够,尚有买通了县中户房的吏员,并未将买结的田产过户,是以黄册上的名字并不是他,还是原主,只是原主卖田多是被逼无奈,卖了田产,断了生计,许多都逃亡了。

    也有还在本地的,这田产虽然归了崔家,但每年的赋税却还在原主头上,只有田租与黄册上的主人无缘,像这等败了家业的破落户,也是求告无门,狗都嫌的人家如何和崔八还有崔八背后的许多胥吏作对,多被整治上几回,不是逃亡也都老实了。

    是以虽然红契过了明处,不过是崔八使的手段,但为了避税,那黄册上的名字多半就没有改,那黄册遵义府一样都有,只要两项对比就能看出问题。到时候要么是崔家改了名字没交税,那历年的亏欠要补上也是不少,或者干脆就是在黄册上做了假,这罪过往大里说可就不是一个补缴能够蒙混过去的了,连带着县尊都能受点牵连,下面的吏员,削职发配的都不会少。

    方才赵老爷话一出口,崔、徐二人便发觉了问题所在。

    徐国器结结巴巴,“二府,这……红、契都是真的。”

    就是真的才要拿黄册来对照嘛,赵懋德看看就要冒出虚汗的徐吏目,心道好笑。

    …………

    “这陈副使还真是会选时候。”

    还是在曾羊店,时近中午,店中的客人多了不少,就在王忠德等人前面刚刚坐下靠窗的一桌客人是几个生员模样的读书人,这话就是其中一个说出来的。

    “思文兄此话怎讲?”

    “你们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你倒是说明白啊。”

    “新抚台就要到任了。”

    “是哪一位?”

    “右副都御史饶景晖……”

    “终于是来了。”

    去年五月,原任川抚吴用先以病乞休,连上了七道奏疏终于获准,自是时到如今,抚台的位置空了快有一年,朝中终于定下了人选。

    “听说陛辞是在二月,想来应该也快到成都了。”

    众人中表字思文的因为京中有个做官的叔叔,消息最是灵通,他说二月,自然不会有错,从京城到成都,最便捷的是从陕西过秦岭,一路顺遂的话,一个多月也该到了。

    “饶抚军昔年曾任顺庆知府【注:今南充】,今为蜀帅倒也得宜。”

    “可这和陈副使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饶都宪可是南榜出身。”

    旁边一个书生不以为然。“我可听说他是江西人,隔着浙江老远。”

    “贤弟有所不知,之前陈副使在韶州知府任上时,饶都宪是广东按察使,再往前也多有交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