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入阵(三十五)-第2/4页





        虽说战马也勒了口,马蹄子还用棉布层层包裹,可畜生毕竟是畜生。

        什么样的军令军法,也没办法管住。

        再说大家都是步兵,就你一个人骑马又有什么用?

        难道还能单骑冲阵不成?

        之所以如此,也就是为了图省事,把理应自己携带的甲胄干粮都由战马驮上来,再就是表现自己身份不同一般,是这些人的首领。

        按说军将如非必要,都会刻意隐藏自己,免得被对手弓箭手惦记上。

        行事如此高调,又处处喜欢享受,努力表现出自己和军汉并非一路人,也就是世家门阀子弟了。

        是以这位年轻人不用人介绍,也能让人知道,他出身名门世家,且是世家中第一流的存在!这话倒也没错,这位领兵主将就是重新得到李建成重用,再次被倚为心腹的谢书方。

        自从李渊正式登记,天下形势再次为之变化。

        李唐王朝原本就是厚积薄发,钱粮富足兵多将广,一起手就攻克长安坐拥潼关天险,将关中大地纳入自家怀中。

        在群雄逐鹿中,这已经是好大的先手优势。

        再等到正式立国称孤,更是展现出足够的王者气派。

        之前还持观望态度或者左右下注的世家名门,这回大多靠拢到李渊一方。

        除去常规意义的钱粮物资供应,以及军情内应之外,最大的帮助自然就是自家子弟。

        如今的长安城内名门望族子弟不计其数,各大小世家都派了人试图在唐天子麾下称臣。

        这里面有人直接依附李渊,同样也有很多人投靠李建成。

        这样的人一多,谢书方的重要性自然持续走低。

        毕竟江左谢家虽然提来是东南名门,可是如今家业凋敝,论实力哪里比得上那些新兴豪门世家。

        他之所以重新得到重要,还要多亏了徐乐。

        正是因为徐乐几次立功,让李建成感觉到压力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得力武臣。

        那些世家子弟不是说没用,而是他们太过金贵,又缺乏冒险精神。

        这时候来投奔的,都是来摘果子的没几个愿意玩命。

        玩计谋或者提供财货支持都行,上阵厮杀就算了。

        身怀重振家业梦想的谢书方,算是这些人里面的异类。

        他虽然也保持着世家子做派,但毕竟自身武艺了得,又肩负着重振家声的使命,关键时刻还是能豁出去性命搏一搏的。

        就算比不了那些正宗武人,在世家子里面总算是出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