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肝胆(五十八)-第2/3页





        李渊摆了摆手:“有话慢慢讲吧!阿乐,朕自问待你不薄,你又为何如此?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朕思来想去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正好说给朕听听。”

        徐乐看着眼前这对夫妻,目光清澈如水,没有半点惭愧或是悔恨之意,仿佛刚刚做了一件小事,正准备说与自家人知晓。既不居功也不衔恨,心思无波动。刚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的人,自然不会真的没有怨恨或是愤怒。不过徐乐很清楚,这次连窦皇后都惊动了,已经算是把事情闹到了极处。李渊肯下旨罢斗,算是给彼此一个落场势,若是自己穷追猛打不依不饶,那么就只剩下兵戎相见这一个结果。他并不怕厮杀,但是不想打糊涂账,自己和李家不管是战是和,总得弄个明白,为了这点事就

        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对谁都没好处。自己确实可以带着人马另投明主,也相信不管到了哪里,都会被奉如上宾。可是天下虽大,又有几个李世民?高官厚禄厚币重赏随处可得,这么一个投契好友又去哪里寻?是以不到万不得已,徐乐也不想离开李渊,至少不想失去李世民这个朋友,更不想和他兵戎相见。既然如此现在就没必要吹胡子瞪眼睛,故意把事情搞砸。再说真要是

        翻脸,也不需要摆出什么态度,直接动手比什么都好,何必惺惺作态?看他一语不发站在那里的样子,窦氏又是一声叹息,语气中满是责备之意:“阿乐你这孩子处处都好,就是这脾性一定要改一改。本宫不知你为何发脾气,但是你且想一想

        ,圣人对你如何?换做他人这般胡作非为,此刻还能站在这里讲话?现如今你倒闹起脾性,这又是从何说起?”

        “武人都有脾性,若是性情谦和顺遂,多半就难以在武人中出头。至少不会成为阿乐这样的猛将。”李渊这当口接过话来,开口为徐乐申辩:“朕身边这许多大将,又有哪个没有脾气?梓童不曾与他们打交道,不知这些杀才到底是何等模样。若是与他们说上几句话,或是

        与他们议什么事,保准把你气得想要拔刀杀人。”他说了个笑话,紧接着话锋一转:“是以坐天下不止要讲情分更要**度,若是人人都凭仗武艺以及战功就不把律法放在眼中,这天下也就不成其为天下,咱们大唐的江山也难逃分崩离析的下场。杨广之败便在于他过分骄纵武人,让那些骁果军成了骄兵悍将,有恩无威震慑不住群雄,最终养虎为患反噬己身。此乃前车之鉴,朕绝不可重蹈

        覆辙。”

        李世民听李渊口气不对,撩战裙便待下拜,可是不等他跪下身子,李渊那边已经丢了一记眼刀过来,把李世民吓得打了个冷颤。李渊这时又道:“家无常礼,一家人在一处饮酒作乐如何荒唐都没关系,咱们也不是江南那些文人士子,不讲那些俗礼。可是家中可以无礼,朝中不可无法。若是国事家事

        不分,这国法就成了空文,我们还拿什么去约束臣子?是以越是自家人就越要从重处置,否则还要法纪做什么?”他这话说在前头,李世民一肚子话都被堵了回去。李世民与军汉厮混久了,深知军法无情得道理,于父亲的话倒也认同。可是这话真是从父亲嘴里说出来的?要知李家起兵前后世家出力甚巨,否则即便有晋阳宫中如山财货,也没法保证李渊大军开支。之所以世家肯不计血本支持李渊改朝换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希望李渊保世家

        的权柄。律法条例非为世家而设。作为世家子李世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和那些寒门乃至黔首是不同的。自家人只要遵守家规即可,不必理会律条到底约束了什么。也没有几个官吏那么不开眼,敢用法度约束世家中人。杨家父子为人刻薄用法最严,世家中人犯了律令也难逃惩戒,是以他们便要把自家推出来换掉杨广。显然父亲和那些世家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