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最后一战-第3/3页



  三、四、五这三个月份是作战的最佳时机,一旦进入六月份,战区的天气恐怕多半不会利于联军继续在当地作战了。

  快速杀入神圣罗马帝国腹地,最好将战火燃遍对方的心脏地带,就是要短时间内击穿对方的纵深防线,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为此,在开战的头一周,隶属于第六航空队的两千四百架“黑脚信天翁”与三千六百架“火烈鸟”战机的飞行员,只要战机不出现故障,每天都需要出动两三次左右。

  维持高出勤率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周之后,便有约百分之二十的战机处于维修状态,暂时无法升空作战了。

  后方工厂每月可以为前线补充一百架“黑脚信天翁”与两百架“火烈鸟”战机,半年就是一千八百架先进战机。

  不考虑为奥斯曼方面的供货的话,支援力度还能进一步提升,但南线作战的盟友也很重要,此时必须要顾及一些。

  神圣罗马帝国制造的单引擎的“隼”式与双引擎的“鹰”式战斗机,由于两次战争的间歇期很短,所以留给技术人员改进的时间几乎为零。

  两款战斗机的性能也就无从提升了,依然不是“黑脚信天翁”和“火烈鸟”的对手,更别说后者在数量上依旧占据很大的优势了。

  在约瑟夫皇储的命令下,神圣罗马帝国空军已经不敢像前两次那样出动大规模机群作战了。

  一旦在空战中消耗了数百架性能先进的战机,短时间内是根本无法补充上的。

  只能以小编队的方式来进行空中游击战,寄希望以此来积少成多……

  这对使用大编队进攻战术的大明空军来说不啻于隔靴搔痒,完全不需要在乎对方的苍蝇般的打法。

  明军机群的目的就是掩护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白天出动,轮番交替接力护航,黄昏之前返回机场即可。

  明军装甲旅依靠九号重型坦克开路,面对层层阻击的敌人,攻势有增无减。

  为了尽可能多地摧毁敌方目标,一些坦克的备弹量甚至高达七八十枚之多。

  前进道路上倒是没有遭遇敌方大量装甲车辆的阻击,多半还是位于山上的掩体和火力点。

  这些猎物多半属于陆航部队,直升机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敌方的

  坦克,次要任务便是打掉山上的目标。

  山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山地步兵也不是没有准备,装备了不少机炮与机枪。

  可是明军的“黑鹰”武装直升机与“秃鹰”通用直升机也做了升级改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机头下方安装了一门机炮,提升了直升机的直线攻击能力。

  而且陆航部队通常都是成群结队的出动,面对某一地区内的敌方目标,拥有绝对的数量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倒对方。

  除非山顶有平地,使得明军坦克无法直接瞄准,否则山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士兵就得面临来自空中与地面的交叉火力绞杀。

  波兰平原无险可守,沙皇尼古拉只能率领麾下的二十万俄裔部队继续坚守在苏台德山与西喀尔巴阡山这两处要地。

  但跟上次阻击的结果相类似,缺少重武器和空中掩护的俄裔部队根本抵挡不住明倭联军的横冲直撞。

  看着山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装甲长龙,俄裔士兵只能仰头慨叹,为何那些火力强大的坦克不是己方的?

  上天就是如此不公平,让黄皮猴子居然掌握了如此先进的制造技术,反过头来打自己,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如果上天听到了自己的祈求,就应该降下无数道闪电,摧毁山下那些威胁到自己生命安全的坦克!

  令人尴尬的是,当天晴空万里,连云朵都没几个,上天似乎正在酣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