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按兵不动-第3/4页





    事情也正如腓特烈预料的那样发展了,威廉与阿道夫都在拼死抵抗鞑靼人的入侵,并且派人联系自己,要组成联军,击退可恶的鞑靼人。

    现在虽然有些晚了,可还不算是太晚,更何况索别斯基此前也表示愿意出兵与腓特烈的部队携手作战。

    大概是索别斯基对冷眼旁观的利奥波德太失望了,指望这位皇帝来给自己复国,那不如另找个盟友。

    至于蒂雷纳……

    伟大的欧洲战神居然还在看热闹,一点北上支援的念头都没有!

    蒂雷纳已经打定主意了,在清军不进攻南德地区之前,明军什么时候动手,他再下令。

    法军和他本人没有拯救索别斯基与腓特烈的责任和义务,利奥波德想去,他也不会加以阻拦。

    蒂雷纳拒绝出兵的理由很简单,清军并未倾巢而出,仅仅出动了一半不到的兵力。

    再就是奥军一直没有消息,这是很诡异的,此时更要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随着法国空军实力的逐步增强,蒂雷纳其实已经不把清军放在眼里了。

    对盟军来说,机群加骑兵的战术足以打垮清军纯骑兵部队的进攻了。

    反而是同样拥有机群的奥军很不好对付,想在短时间内将对方打垮是很难的。

    五十万法军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法国东南大区,以及瑞士、威尼斯、奥地利、南德意志。

    其他地方……

    很抱歉,你们先挺两年再说吧!

    欧皇路易十四在与明帝国皇帝沟通之后,对方同意提前帮助己方培训轰炸机的机组成员。

    不过最早一批“大力神”轰炸机还是得在一七零零年交付法国空军,数量不会超过二十架。

    如果一年交付二十架,那么五年就能达到一百架的数额了。

    在此之前,两艘六级铁甲舰(布吕歇尔)已经交付法国海军了。

    法国海军司令德埃斯特雷对此是欣喜若狂的,但这种万吨级铁甲舰无法开到陆地上。

    其实对消灭鞑靼人是一点帮助都没有的,蒂雷纳只能苦等“大力神”轰炸机的交付。

    对索别斯基与腓特烈等人来说,从一六九六至一七零零年,盟军主力一直盘踞在南德地区,此举无疑是自私而又致命的。

    直接导致波立与普鲁士相继被鞑靼人给灭国,勃兰登堡、萨克森与梅克伦堡-什未林公国的处境也极其严峻。

    上百万鞑靼骑兵犹如一支规模浩大的蝗虫大军,在不断啃噬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利益。

    对此,利奥波德当然一清二楚,可他实在难以放弃打胜仗的诱惑。

    跟着蒂雷纳,盟军就能屡战屡胜,离开就不一定了。

    驻扎在东线的法军,包括空军在内,都听蒂雷纳一人指挥。

    不得不说,路易十四对这位元帅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除了与鞑靼人的第一次交锋,由于战果太少,算是平局之外。

    其余三次,均以盟军大胜而告终。

    当然,第四次不那么尽如人意,主要是亚平宁半岛的防御太过薄弱。

    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卸给蒂雷纳,他也照顾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但在中欧这一带,蒂雷纳所采用的战略战术无疑是比较成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