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照抄作业-第3/4页





    等在参观过明帝国的重工厂之后,加上图尔维尔的猜测,柯尔贝便明白过来了。

    图尔维尔也看到过飞机试飞,这种使用燃油的飞行器,其发动与起飞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飞艇。

    更可怕的是,如果明帝国将发动机安装到坦克上,只需要三五分钟,坦克就能启动了。

    而安装了蒸汽机的坦克,要想挪动笨拙的躯体,至少要半小时的时间。

    还有最可怕的,那就是将这种发动机大型化,变成铁甲舰的动力。

    法国海军装备的蒸汽铁甲舰需要热身一小时才能驶出锚地,明军的新式铁甲舰半小时内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种在性能上的差距就是代差了,犹如前膛炮和后膛炮的差距一样大。

    法国兵工厂也在研究后膛炮,只是技术不过关,导致报废率超高,使得后膛炮的制造成本难以控制,短时间内装备部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明帝国制造的铜炮的射速已经很快了,极限射度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发,匀速射击也能达到一分钟开火一次。

    后膛炮的射速基本能在每分钟三四次左右,这种投射火力,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会对敌方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

    如果短期内不跟明帝国开战的话,对后膛炮的研究就无需着急了。

    当务之急是加速工业化进程,避免被明帝国甩开的同时,与已经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奥斯曼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被后者反超了。

    柯尔贝已经想出了大致的对策,一方面是建议国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铁路、港口、园区、城内住宅等等。

    另一方面是鼓励商人开办各类工厂,创造就业岗位,加速城镇化,尤其是开办重工厂,要在税费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

    在轻工业方面,柯尔贝倒是不太担心,除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样的仿制难度比较大之外。

    明帝国的其他轻工产品,法国工厂都可以仿制出来,无非是外形差一些、质量差一些罢了,好在价格便宜,所以不愁销路。

    由于要控制人力成本,几乎所有法国工厂主都先后接收了大量的黑人作为工人。

    待遇比法国工厂差很多,好在不会像罗马帝国时期的奴隶一样。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有人抨击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直接倒退到了罗马帝国时期……

    对此,柯尔贝在报纸上给大家做了完美的解释。

    罗马帝国时期虽然使用了很多奴隶,但谁敢说罗马帝国不是当时世界文明的象征呢?

    现在法国工厂的黑人并不是奴隶,而是雇工的身份,能够获得食物和水。

    每个黑人都是工厂主花钱买来的,当然不会让他们轻易死掉。

    相反,只要工作十年,或者达到一定的工作量,就会获得自由身。

    这方面,柯尔贝就是完全照抄明帝国境内的矿区奴隶矿工待遇。

    雇工在名字上比奴隶矿工要好听不少,实质上是一个意思。

    法国本土有上百万各种肤色的奴隶在从事各种工作,农业、工业,甚至服务业。

    路边的一个擦鞋摊位,一个法国人可以买几个黑人,让他们从事擦鞋工作。

    自己只要坐着收钱就行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服务业。

    更高级的服务员要求会说法语,这门槛就很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