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大获全胜-第4/4页





    这是多尔衮完全可以接受的,只要八旗兵的战殁数量在一千人以内,那是役就算是己方大获全胜了。

    侯赛因的手下还对清军大包大揽战利品非常不满,对此,侯赛因倒是不以为然。

    解释说,如果不是清军及时出现,恐怕他们这三十五万大军,最终也会被利奥波德给强行吃掉。

    那样的话,对方损失会很大,可损失的仅仅是步兵,开春就能补充到位。

    己方损失的是包括骑兵、步兵、炮兵、坦克兵、飞艇兵在内的大量精锐部队,这么对子是绝对吃亏的。

    奥库所部虽然还有二十多万人,可战斗力还不到己部的一半,完全就是一群不能打硬仗的乌合之众。

    现在己方仅仅损失了大约七万士兵,就得到了一场大胜。

    在一天之内便消灭了利奥波德的重兵集团,毫无疑问,自己是大赚特赚了。

    保守估计是役歼敌数量在五十万左右,等于在双方决战时取得了七倍的战损比。

    神圣罗马帝国再强大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再拼凑出如此规模的重兵集团了,接下来的战场主动权就归己方所有了。

    可以说,在摩拉维亚、波希米亚、乃至奥地利地区,奥军可以随心所欲地进攻任何地方,而不用担心被对方给包围了。

    因为对方的重兵集团都已经灰飞烟灭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比此前夺取克拉科夫还要有价值得多。

    如果利奥波德不肯投降,也不肯放弃维也纳的话,侯赛因就只能围城打援了。

    先派部队包围维也纳,然后挖掘环城壕沟。

    自己不攻城,也不让守军轻易出来。

    对方再调集勤王之师过来,正好可以让己部吃个痛快。

    在拍摄过战场电影之后,侯赛因派人将影片与自己的亲笔信都送往伊斯坦布尔。

    这下那些小人或许就再也说不出什么坏话了,如果还能说,那也无法蛊惑苏丹陛下了。

    相信在看过大军将维也纳团团包围之后,苏丹陛下便会认为之前对武器装备的一切投资都是值得的。

    对于清军的帮助,侯赛因在帐内设宴款待了多尔衮等人。

    举杯畅饮葡萄酒的同时,还希望今后能与对方继续合作。

    是役从战果来看,双方的合作便非常成功。

    尽管事先没有制定双方的联合作战计划,但配合倒是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

    很明显,对方的主帅是个擅长指挥作战的聪明人,对方的部队也是一支能征善战之师。

    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再解决了好战利品的分配问题,侯赛因就无需为其他事情费心了。

    两人都相信维也纳之战是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哈布斯堡家族败亡的开端,而且无可挽回。

    双方携手重创了这个横亘在中欧地区的障碍物之后,对清国进攻波立,以及奥斯曼接下来的西进都是很有益处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