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喀山之战-第3/5页





    哪怕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应该还有数千哥萨克,恐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战局了。

    万幸动员还算及时,可以让舍因能率五万大军,包括一万射击军前去迎战黄皮猴子。

    从动员到舍因率部抵达喀山,总计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而万礼刚好在舍因抵达喀山城之后赶到,算是前后脚。

    哪怕再快不到一周时间,这座伏尔加河东岸的堡垒,也就可以被大明王师给轻松拿下了。

    有贵族此前曾建议舍因在伏尔加河西岸扎营,等黄皮猴子渡河时再行出击。

    但舍因根本不打算那么做,因为无法判断敌军渡河的具体时间。

    如果渡河时间刚好是冬季,河面封冻,面对绵长的沿河方向,届时还怎么阻击对方?

    更重要的是,喀山以南的重镇辛比尔斯克已经被哥萨克与清军联手攻占了。

    该地距离喀山还不到二百英里,不进驻喀山的话,大军很可能在野外腹背受敌。

    至于率部南征平叛的普罗佐罗夫斯基那家伙,舍因根本就不指望……

    放弃喀山城的话,而己方在附近已经没有大型据点可供驻守了。

    这便意味着要去两百英里之外的下诺夫哥罗德,等于将喀山以及周边一带全部送给敌人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不能再诱敌深入了,喀山背后便是下诺夫哥罗德。

    过了下诺夫哥罗德是弗拉基米尔,再往西不到一百英里,便是莫斯科了!

    眼下,喀山已经成为了抵御黄皮猴子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了。

    尽管后面还有两道,但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第一道。

    如果可以在喀山一带重创敌军,使其向西败退,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舍因看过奥布霍夫、哈巴罗夫、托尔布津等人提交的求援信件,里面也涉及到了战斗经过。

    但总的来说,并无太大参考价值,因为敌我兵力过于悬殊,己方一直在以寡敌众,并不能体现出双方的真实战斗力。

    这次手握五万大军,舍因要在喀山给来犯的黄皮猴子予以迎头痛击。

    如果对方能轻敌大意,那自己获胜的可能就更大了……

    万礼让一只哥萨克俘虏送去了约战信,若是对方主将愿意,可在明天摆开阵势厮杀一番。

    否则,那就等着被炮火围攻吧!

    反正当面对打又不敢,就只能龟缩在里面挨打了!

    对于这个要求,舍因经过简单考虑便同意了。

    自己打不过,身后还有一座城可守。

    对方失利的话,那刚好可以将其赶尽杀绝!

    麾下的哥萨克足有五千,在追击敌军残兵时可是一股相当强劲的力量。

    包括哥萨克在内,舍因手里的骑兵有一万,可以在左右两翼形成两个拳头。

    中路则可以摆放四万大军,以及上百门火炮,看对方如何能够取胜。

    翌日,骑在马上的万礼就淡定自若地看着从城里开出的大量罗刹兵。

    在对方列阵完毕之前,并未下达进攻的命令。

    两军距离大约三里地列阵,彼此都没有轻易向对面推进。

    “司令,这次咱先发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