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兵分五路-第3/4页





    战马从中亚地区采购就行了,还能买到不少汗血宝马。

    巴尔喀什湖体量庞大,很适合作为大军的前进基地。

    较于动不动就被某寒流侵袭的贝加尔湖一带,巴尔喀什湖地区的气温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但在尚未肃清鲜卑利亚南部地区的罗刹据点之前,张煌言的第五军还得经草原铁路,进入贝加尔湖南部地区,然后再行西进。

    路是长了一些,好在有仗可打。

    不至于去了西域,走上千里就能看到一堆野骆驼……

    鲜卑利亚地区虽然温度低,但有一个优势,那便是森林覆盖率极高,几乎遍地都是树。

    王师将士要是感觉冷了,直接砍树烧火就行了。

    引起森林大火也没关系,树多到烧不完的地步。

    在鲜卑利亚地区迷路了也不要紧,由于河流很多,绝对不会渴死,而且还能经常捕鱼打牙祭。

    为啥某新皇让西征的部队都带着渔网?

    就是这个原因!

    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平均不到一个人,河里都是鱼,不捕就是极大的浪费!

    某新皇特别强调吃喝,因为伙食就是王师长期保持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帐篷与御寒衣服都为其装备的前提下,有了先进武器,再吃好喝好,便可无往不利了。

    每天士兵们饥肠辘辘的为如何获得食物而发愁,那不是去西征,那是去西边要饭去了,故而伙食必须保障到位!

    只要不在鲜卑利亚冻死或者饿死,某新皇派过去的十万人就可以长期发挥应有的威力!

    这指的是在乌拉尔山以及更西的地区作战的部队,不可能整个鲜卑利亚就投送这点人。

    对于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某新皇已经下令户部拟订一个移珉细则。

    只要愿意在那边安家落户,每人百亩起步!

    如若在其分得的土地里发现了矿藏资源,土地所有人可获得总价值的两成。

    至于山里的野猪、河里的鱼,跟奴尔干都司这边的情况一样,自然是先到先得。

    先搬到东北的关内百姓,很多都依靠捕来的河鲜,加上一些粮食,从而熬过了第一个冬天。

    某新皇相信在地广人稀,或者说地广没人的鲜卑利亚,这种情况会更普遍,因为河里的鱼完全没人去捞。

    一天不用太多,捞个十来斤就够一家人吃的了。

    这个捕鱼标准,在关内自然比较费劲,但在鲜卑利亚,那就太容易了。

    某新皇绝对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出来的这个标准,而是在看过诸多来自北地藩国的捕鱼新闻才有所感悟的。

    譬如某年某月某日,某百姓在某河流里捞出千斤河鲜,装了满满一船……

    听上去总是有点不靠谱,某新皇也求证了杨展。

    这只将领表示,只要有趁手的工具,多了不敢说,普通人一天捞个百十来斤还是没问题的。

    这还是靠近沿海的地区,若是在人迹罕至的内陆,情况应该更为乐观一些。

    除非河里的鱼都被森林大火给烧死了,那整条河也变鱼汤了……

    某新皇还特意遣人前去验证,在外兴安岭地区,完全可是达到这个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