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谈笑风生-第3/4页





    不过陛下也不是任由他人摆布,至少驾临南都之时,便解除了守备勋贵忻城伯赵之龙的兵权,又将徐家的那位公爵给抄了家。

    在守备太监韩赞周投诚之后,崇祯皇帝也就掌握了兵权,手里无兵的兵部尚书根本就是个摆设,更何况城内驻扎着黄得功的勇卫营,根本无人胆敢兴风作浪。

    尤其是南都的勋贵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皇帝洗劫了一遍之后,官员自然惶恐不已,生怕殃及到自己。

    最终,勋贵、官员、商贾勾结在了一起,扇动大量不知实情的南都百姓,上演了之前提及的那一幕。

    黄宗羲是不敢当着首辅与次辅的面,说陛下抄家勋贵与官员的事情,那就等于说陛下的坏话,这要是传至太子圣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自身年纪不大,仕途经验也不甚丰富,但这点最基本的常识,黄宗羲还是知道的,只要让在座的众人能听明白就行了。

    “不知南都官场情况如何呀?”

    如何收拾商贾,那是陛下的事情,薛国观感兴趣的还是南方的同僚们。

    “回首辅,陛下驾临之后,任用了一批才学甚佳、能力出众之人,南都官场之风气自然比之前好了许多。”

    黄宗羲是东林之人,当然不会说朝廷以东林才子为主,复社、几社等小团伙为辅,那意思不就是在说东林把持朝政了么?

    南都归东林,北都又如何?

    不是东林,且反对东林,按以往之逻辑来类推的话,那必然是阉傥!

    可你敢大言不惭地说太子爷手下的一群人是阉傥?

    你那脑子是干嘛用的?

    活腻了吧???

    连东林之首钱谦益都对太子爷的言行评价起来慎之又慎,生怕得罪了未来可能继承大统之人,旁人又岂能信口开河?

    之所以这样,便是因为首先,太子是国本,污蔑中伤,乃至废黜太子便是动瑶国本,在数十年前便验证过,无须赘言。

    其次,北廷所辖八地虽然大半穷困,然未分属地之前,王师大半接归太子所统领,那可是约三四十万大军。

    包括诸多能征善战之将,皆听命于太子。一旦南都生变,光是洪承畴所指挥的十余万大军便可顺流而下,五天之内直抵南都,任谁不害怕?

    最后,听闻太子游学仙界,造出了诸多新奇之物,不少也陆续运抵南都乃至江南各地,陛下将这些物件赏赐给诸多臣子,用以笼络人心。

    自古拿人手短,得了好处之后,又有哪个官员会傻到刻意跳出来,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子的坏话?

    南都的官场经过皇帝的一番整饬之后,倒是比之前好了,但由于商贾不肯轻易就范,也就是勉强维持眼下状况而已。

    “如此便好!”

    薛国观笑呵呵地捋着胡子,他知道黄宗羲实在敷衍自己,但这又如何?

    自己只要能在北廷当首辅,然后成为国仗,那便是位极人臣了。

    至于其他,便是那位才高八斗的准女婿所要担心的事情了。

    在京城有沙发可坐,有电话可用,有美食可享,岂不是悠哉游哉?

    今东虏又被击退,叩关以惨败收场,对朝野及百姓来说,可谓是一切都好!

    在初冬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更何况是太子爷请客,不用自己掏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