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别无他用-第3/4页





    哪怕是一张绣满了九爪金龙的华丽锦缎,也远远不如一张皮毛来得让人倍感温馨,这是久居本土北方藩王们的供识。

    到了那边,先把沿岸的辫子赶走,然后立刻遣人修建营寨,再给藩王和郡王们快速搭建木屋,若是能够修筑砖石房屋就更好了。

    最重要的是,房子里面一定要有火炕,不然到了冬天,户外寒风刺骨,室内也不会比户外好到哪去。

    某太子已经将温度计下发到了每个郡王手里,而且告诉他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御寒的各种准备工作,“北地”的寒冷可不是大明北方可比的,比辽东还要冷不少。

    要是连木屋都没有的话,到了冬天,这帮人过不了三天,都得变成活生生的冰雕不可,完全可以与始皇大爷的兵马俑相媲美,这是大明的“冰马俑”!

    毫不夸张地说,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户外上厕所,完事之后得用棍子敲才行,要不然就得用手掰,否则就是百分之百的“超时空行为艺术”了……

    听起来是十分的震撼恶心,可实际就是这么回事,那边虽然有不少辫子土着,可文明程度不是一般的地下。

    大明藩王拖家带口的过去,就跟到不毛之地拓荒差不了多少,除了在本土采购的物品之外,其他都要从头开始,特别是住的地方。

    这样一来,藩王们除了认为养兵的钱一定不能动之外,其余的银子多半都打算用来采购尽可能多的商品。

    从目前看来,凡是抵达京城的藩王里,或许有不少的胖子,但没有一个是傻子,他们也找到了赚钱的法子,那就是在新封地开设商店。

    在本土采购的商品,到了自己的封地,那价格就是自己说了算了,天老大,地老二,自己老三,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连朝廷都管不着。

    光是茶叶一项,周王就买了三千斤之多,涵盖上等、中等、下等茶,到了封地,喝茶不单可以暖身,还能解油腻。

    在“北地”生活,冬季必须摄入足够多的肉食,不然无法抵抗冰冷而又漫长的寒冬,喝茶就是去荤腥的方式,其实就跟塞外的诸多牧珉活法一样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周王朱恭枵也跟郡王和家眷们说了,新封地幅员千里,而且没有鞑子大军的威胁,更无须担心瘟疫,更有金矿与渔场,看似荒凉,实则富饶。

    周国的封地面积在诸多藩国里是最大的,只要拓展得当,版图范围将不下本土的陕茜大小,几乎可以让每个郡王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隅之地。

    朱恭枵打算先扎根沿海地区,带度过寒冬之后,便让诸多郡王带着兵马向内陆挺进,从沿海往西百里都属于藩王直属地,再往西就可以任由郡王们去抢占了。

    从地理位置上说,自然是越靠近沿海就越安全且越便利,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方便得到藩王兵马或者朝廷兵马的及时支援。

    周国是诸多“北地”藩国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为丰富的藩国,那座巨型金矿就在其境内,而且东北方就是堪察加半岛北部,可以让百姓通过捡硫磺来丰衣足食。

    故而朱恭枵觉得周国的综合国力在北地的诸多藩国里是首屈一指的,自己从事进出口贸易更是合乎情理,对于藩国百姓们也是件大好事。

    这样一来,交给太子的银两又会慢慢流回到自己手中,往后周国便可独霸一方,相当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了。

    “北地”境内正好有七个藩国,晋国与代国在苦兀岛上,余下五个均位于西岸。

    周国虽地处北方,寒冷非常,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