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皇家生意-第3/4页





    “父皇有了两淮的煤矿、江茜的钨矿、马鞍山的铁矿这三座宝藏,便有了与江南奸佞集团的较量的资本。儿臣以为这还不够,父皇手里不但要有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所谓‘软实力’便是舆论,譬如这《京师日报》。父皇到了南都,只恐新政会遭致奸佞集团的激烈反对,但只要在南都开办一家《南都日报》,每天都对广大百姓宣传父皇的新政之优点,长时间的向其渗透,久而久之,百姓也都不是傻子,便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左右了。而且这报纸也算是一项非常赚钱的买卖,父皇自己便可运作,无需勋贵插手,一年赚十万两银子不在话下。”

    报纸就是生意更是一种武器,用好的话,其作用并不比军队小多少,而且可以雇佣大量的御用文人站叫助威,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看过报纸之后,活活的被气死。

    “……当真如此之多?”

    崇祯听了便惊诧起来,他对报纸的作用也是十分的认可,不过听这逆子所言,其中还蕴藏着非常之大的利润,比他想的金额还要高得多。

    “此非儿臣妄语,姑姑与姑父如今已然无需后邸支应花销了,自从运营《京师日报》之后,驸马府便可以自行生活了。父皇,此为今晨送来的报纸,每份不过十文钱。但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其实报纸赚钱的门道在于里面的广告。除了前八版刊载朝政消息,不得刊载广告之外,余下四十版均有广告,每期的广告总收入大致在六百两银子以上。这报纸又新增了夹页,就是这个单页,每份广告收入三十两,五份便是一百五十两,报纸总计广告收入可在七百两银子以上。全年出版的话,光是广告费,便可收获二十余万两。”

    作为目前整个大明目前唯一的媒体,《京师日报》是非常赚钱的,几乎做到了垄断市场。

    即便往后有了其他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京师日报》也将是当之无愧的传媒霸主。

    不但在畿辅地区销售,还畅销整个北直隶,甚至会被运到山茜与山栋,连泗川都有了分印,报馆可以享受广告分红的待遇。

    “……果真是一项好生意!”

    崇祯若有所思地呢喃起来,怪不得这逆子说驸马与妹妹已经不需要后邸支应了,原来有了报纸便可以赚到如此多的银子。将这生意用来帮助自家人,也算是这逆子有心了。

    昨日挑灯夜战了许多份报纸之后,崇祯对这方面也是颇有心得,看这逆子在报纸上刊载的诸多文章,他对其中的一些是较为赞同,而另一些则表示疑惑或反对。

    但主动权握在这逆子手中,自己私下如何评述乃至愤怒都无济于事,这也便是报纸的好处了,能够让出版的一方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且能够影响到阅读之人。

    若是自己在南都也出版一份类似的报纸,岂不是可以事半功倍了?

    鉴于这个逆子对自己出版报纸也很是支持,想到这里崇祯不由兴奋起来。

    “这报纸加上三处矿山,以及蜂窝煤生意,父皇可年入不下百万两银子。儿臣再将一些新奇的发明,诸如牙膏、牙刷、肥皂、铅笔等物件委托给父皇做代售,想来一年收入两百万两银子当是不成问题的,应该可以应付后邸与勇卫营的开销了,这也算是儿臣尽孝心了。”

    某太子估计后邸加上黄得功的部队,省着用的话,一年的开销有两百万两应该是足够了,给甩锅爹的那一千万两银子完全可以不用先填进去。

    “……朕算是承下你这份贺礼了!”

    拿人手短,虽说是自己儿子给的,但崇祯心里再郁闷,也不好在嘴上责备这个逆子了,更何况移驾到南都之后,事事都需要大把银子来支撑,不得不让崇祯未雨绸缪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