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镇抚陕茜-第3/4页





    幺鸡现在就得学雍正,先安抚好年羹尧,其他的等以后再说,天大的不满也得憋着,憋不住就找个马桶发泄!

    “殿下……”

    “好了,就这么办吧,孙爱卿若是不嫌本宫打赏的少,那便起来坐着说话吧!”

    孙传庭还想借故推脱,幺鸡直接打断了对方的好意。

    本宫把欠债都还上了,还发了两个月的饷银,下面就看你的表现喽!

    幺鸡不想再提秦兵的事情,再往下说,指不定户部又会少多少银子,提起了之前的一项人事任命:“适才本宫让左懋第左爱卿担任户部右侍郎,事后细想略显唐突。今陕茜叛乱虽已平息,然各路流寇销声匿迹之后,若是不加以安抚,势必还将蠢蠢欲动。丁启睿现为陕茜巡抚,颇有才干,本宫却认为并不合适,欲遣左爱卿替朝廷巡抚西北重地,不知左爱卿意下如何?”

    丁启睿这家伙在陕茜待了十余年,历任多个职务,不可谓不尽心,但才能也就算是中庸,政绩勉强罢了,继续让他管理陕茜,可能还是这个死样子,不如立即走马换将。

    左懋第曾任韩城知县,在上任之初,该地灾害连年,流寇四起,早已珉不聊生。左懋第到任后,先败流寇围攻,再赈济百姓,而后又兴办学业,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

    太子定下的事情,只能由其本人更改,旁人是无法左右的,得知自己将奔赴故地,左懋第急忙起身施礼:“臣定尽绵薄之力,以图为殿下分忧!”

    第一次赴陕还仅仅是个知县,到了今番没想到已被太子破格擢升为一方巡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明股肱之臣,左懋第不禁暗生激动之色。

    幺鸡摆摆手,让他坐下听话:“爱卿治理韩城有功,官评颇佳,本宫早已耳闻。倘若爱卿能将治理韩城之经验,广泛应用于陕茜全境,则西北再无忧患!不过此地穷困许久,诸多弊端绝非朝夕所更改变,在座的薛爱卿与孙爱卿都是陕茜人,想必都会心有所感!”

    本宫在这说地是顶多能算引用,两位当地人说地就是从小所见了,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薛国观得到四字秘诀,知道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候,便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中丞欲要治好陕茜,必须先根治贫困,陕茜当今之状况归根结底便是一个‘穷’字在作祟。老夫家乡便是韩城,正为中丞前番治下之地,之前也多少听到些老家来人的评价,皆是颂扬,所行之政令,亦备受后任知县推崇。由此可见中丞才干卓越,今番代殿下巡抚陕茜定会大有作为!”

    讲面子话,薛国观是手到擒来,不过很多事都是点到为止,比如如何治穷,他是不会替你想办法的。说的这些内容的核心就是肯定太子的任命,作为家乡人来夸一夸左懋第,具体能干成什么样,跟他一两银子的关系都没有。

    等首辅说完,便轮到另一个老乡孙传庭发言了:“中丞欲想治好陕茜,殊为不易,除关中一隅之外,辽阔土地皆为贫瘠,降雨稀少致使蝗灾频发,更是雪上加霜。今虽无大股流寇横行,百姓依然困窘,仍须警惕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流言,伺机扇动百姓危害作乱。”

    在孙传庭看来,陕茜不是穷,而是太穷,穷到种了一年的地,到年关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养活不了自己,食不果腹都是好的,很多地方都是快要饿死了。

    朝廷不开仓赈济,百姓必然生变,进行大规模缜压,耗费的粮饷就要以百万两来计算。

    对朝廷来说,陕茜不乱,就要砸大钱来赈济,陕茜乱了,朝廷连缜压的钱都快拿不起了。

    一年没有三四百万两银子,决计安抚不了广袤的陕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