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接见吴甡-第3/4页





    此人在崇祯十一年曾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但由于患病未能到任,结果甩锅爹一怒之下,就让其“好好养病”了,历史上要到明年才能获得新职。

    吴甡是扬州兴化人,说起来跟田姨娘算是老乡,虽然是生在东林的控制区,但吴甡素来刚正不阿,履历并无污点,更与“野舅舅”周延儒势如水火,这才是得到重用的原因。

    “臣吴甡,叩见太子殿下,祝太子殿下……”

    次辅的官袍还没有送到,吴甡接到内侍送来的谕令之后,匆忙之中,只是简单沐浴,然后穿上青色素衣,不过好在是件从没穿过的新衣裳,外表决然看不出破旧与褪色之处。

    堵胤锡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与吴甡应该没有什么过节,理论上在明日上朝的时候可以穿上官袍,穿不上的话,那本宫就要重新梳理一下吏部这群“低能儿”了,找个好地方“帮助”他们提高一下智商。

    吴甡今年已满五十岁,两鬓泛白,额头布满皱纹,面容已显老态,可身形步伐却与不惑之年的官员很是相似,未有蹒跚挪移的状况,这说明健康状况还挺好,或许平时注意保养锻炼,历史上活到了八十一岁,确有不同寻常之处。

    “行了,免礼平身,此处不比前朝,眼下并无外人在场,爱卿无须如此多礼,赐座,薛爱卿同坐!”

    之前谈公事教训这货的时候,他是跪着的。接着提起薛婉晴的婚事,就让老薛头站起来了,算是给准岳父个面子。现在召见了次辅,也就可以一起落座的了,免得身子骨真扛不住。

    既然要重用人家,幺鸡首先自然要夸赞一番:“吴爱卿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但论干练能力,定会居于我大明文官三甲之列。前番乃是父皇误信杨嗣昌之谗言,吴爱卿切莫挂怀!”

    没错,又是杨嗣昌,要不是这货在里面瞎搅和,吴甡也不会被白凉一年。

    无须自己出手,等杨廷麟、王朴来京,加上吴甡,足以将杨嗣昌置于死地了。

    杨嗣昌坑死卢象升,又里里外外得罪这么多朝臣,若是不死,大家心火难消。

    吴甡只是听过关于太子的种种传言,还不知本人究竟如何,第一次觐见还须审慎回答:“殿下谬赞了,臣委实只是努力理政,尽心当差,前番为陛下分忧乃是臣份内之事,今日幸得殿下圣眷,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得知自己升任次辅,吴甡不禁高兴了好一阵,心中的壮志又重新燃烧起来,正在踌躇之时,又想起当朝首辅是堪称不学无术的薛国观,不免有些为前途忧虑。

    幺鸡哼笑一声,半开玩笑地说:“爱卿可不能立即死,本宫还想让爱卿为本宫效力个二三十年呢!”

    如果这货寿命真是八十一岁的话,那就用他三十年,再给一年的退休生活,然后正好入土为安,这样多好啊!

    太子的打算把吴甡吓了好大一跳,急忙拱手谦虚道:“承蒙殿下抬爱,然臣万不敢由此奢望!”

    莫说三十年,就算是当二十年次辅,那都是不得了的事情,连温体仁都没做过这么长时间的阁老。

    幺鸡摆摆手,笑吟吟地说:“本宫以为既然爱卿是个好官,就要当得长久,这样才能用忠朝廷,惠及百姓。本宫自监国以来,广施仁政,若是朝廷大员频繁更迭,连自身政务都不熟悉,还如何坚定不移地实施本宫之政令?眼下本宫免了北方大半税负,又欲在山栋驻屯盐田、筑造多城,还要加征商税、矿税、海税,诸多政务同时并举,正需爱卿这样的股肱之臣前来帮助本宫。”

    敛财可以让不学无术的薛国观去办,但难度更大的施政就要倚仗吴甡、张国维、堵胤锡、左懋第这样的忠臣兼能臣了,而且很多政令推广起来的阻力都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