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夜说圆球事-第2/3页





    岳群伸手让林耀华坐下,点点头道:“基本是如此,大家想想,秦汉之时,华夏文明已北至长城一线,后千年以降,不断试图向北,但只有盛唐据有短时优势,其他历朝均未成功,此为农耕文明缺陷所致,无可奈何。但我华夏可向南呀,为何依旧止于广东广西,与秦汉相比,相差仿佛。这是什么道理?”

    众人纷纷举手,岳群道:“长乐来说。”薛长乐刚要站起来,岳群道:“坐着说,这是闲聊,不必多礼。”

    薛长乐颔首道:“是,掌门!桂西山脉纵横,道路险阻,丛林密布,瘴气弥漫,不宜居住。”

    岳群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还有谁要补充?”

    刘长安举手道:“越人不知礼义,不服王化。”

    岳群又问:“还有吗?”

    林耀华举手道:“离中央朝廷太远,挥师远征,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岳群再问:“还有吗?”七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摇摇头。

    岳群道:“你们说的都有理,归纳起来,因为各种困难,导致汉人难以到达交趾,致使交趾汉人稀少势弱,不能掌控交趾局势,导致不断反复。”七人都点点头,是呀,不就是因为这样吗,如果汉人多了,哪个蛮夷敢作乱,不找死吗?

    岳群道:“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就没有好的办法能轻松到达交趾吗?”

    杨健道:“坐船最快,听说从广东徐闻出海,不过三四天就可到达交趾。”

    “这么近?”刘长安奇怪道:“那交趾叛乱怎么还没平复?”

    “大明水师腐败,打不了仗了。”杨健道。

    岳群道:“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华夏文明,现在还只是大陆文明,没有发展到海洋文明的阶段。”

    “海洋文明?”七人满头雾水,从来没听过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说法。

    岳群笑笑,问大家:“不知你们是否留意,海面上看到的船只,是先看到船的哪部分?”七人还在想着这海洋文明有何不同之处,突然听到掌门话题一转,说起船来,不知是和用意。

    杨健率先举手道:“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船身。”说完得意看看众人,其他六人却是不知,质疑道:“怎么可能?船来了,一眼就看到了,怎么会只看到桅杆?”

    杨健见众人都质疑他,急道:“是真的,我亲眼看到的,海里来的船,就是先看到桅杆的,掌门您说是不是?”杨健向掌门求援,掌门见多识广肯定是知道的。

    岳群笑着点点头,道:“杨健观察很仔细,确实是先看到桅杆,才看到船身。”杨健一听,得意望着六人,一副你们见识少的模样,其他六人见掌门如此说,那应该是这样,不过实在想不到怎么会是这样子。

    岳群问道:“杨健,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杨健脸上笑容一僵,摇摇头,他也想过这个问题,还问了几个跑船经验丰富的水手,但没人知道是为什么?千百年都是这样子,都习以为常了,没人深究这个问题。

    岳群道:“你们想想,什么情况下,是先看到上面,然后才看到下面。”

    “我知道!”林耀华举手道。

    “哦!”岳群感到意外,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居然知道海平面是圆的?“你说。”

    “爬山的时候,对面的人先上到山顶,就先看到他的头,然后才看到全身。”林耀华道。

    “还有爬楼梯也是一样,上楼梯的人,先冒出头来,然后才露出全身。”孙功成道。

    岳群欣慰点点头,这些孩子的观察力都很好,反应亦快,笑道:“是的,这些都是这样,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共同点,只有从下面往上面,才会先露顶后露全身。我们看到的海船也一样,肯定地从低的地方上来,所以我们才先看到桅杆。”

    “可海面都是平的呀?”杨健疑惑道。

    “你怎么确定海面是平的?”岳群似笑非笑,看着杨健,杨健绕绕头,不敢回答。

    “如果海面是圆的,而且是个大圆,就会先看到桅杆,再才慢慢向下看到船身全部。”林耀华迟疑道。

    岳群没想到,还是这个山里面的孩子先想到这个答案,赞许道:“那说明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