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洛阳城-第2/3页





    继续留在洛阳,只能坐看洛阳的覆灭,吴三桂虽然有一支精锐骑兵,但是他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对手,明军攻破洛阳根本就不是问题。

    尚家如果离开洛阳,只能去投奔陕西的李自成,或者是山西的洪承畴,至于满清,尚家已经无法回去了。

    投奔这两家,对于尚家来说也只是拖延了灭亡的时日,尚之信认为李自成和洪承畴都挡不住大明军队。

    那就剩下四川的张献忠了,如今张献忠在四川作威作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蜀王,但是张献忠弑杀的做派令尚之信不喜。

    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这种草莽盗匪,尚之信还是不放心,虽然吴三桂也是贰臣,但是尚之信认为吴三桂还算枭雄,行事有些谨慎,但是也不会对尚家赶尽杀绝。

    尚之信叹息了一声,他真不知道尚家的出路在哪里,继续留在北方,只能坐等灭亡,但是他们现在又没有出路。

    “公子,不如属下再去一趟大明如何,这次如论如何也要联系上一些朝廷要员,表明尚家投奔大明的夙愿。”

    男子随后朝着尚之信说道。

    尚之信随后摇了摇手,然后说道:“罢了,再去也是徒劳的,按照如今的情况,你能不能到江南都不好说了。”

    尚之信随后说道,他此时又想到了一个主意,也许可以缓解一下北方的危机,同时为尚家赢得一些生机。

    尚之信打算说动吴三桂和洪承畴逐渐一个联盟,凭借河南和山西一带作为基地,对抗大明的北伐。

    这是唯一可以扭转战局的做法,如果吴三桂和洪承畴能够联合,那么将会在北方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

    但是他们还需要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横亘在他们中间的太原城,由李自成的手下大将程奎驻守,一直是挡在河南和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力量。

    尚之信随后朝着身边的家奴说道:“立刻备马,我要去李军师府上。”

    尚之信非常清楚,如果想要吴三桂同意这个联盟,并且和洪承畴出兵攻破太原,就不需要让吴三桂的军事李昊出面。

    只要李昊同意了尚之信的建议了,那么吴三桂也就会同意了。

    至于洪承畴那里,尚之信早就和洪承畴有联系了,尚可喜之前就是洪承畴的部将,所以洪承畴极力欢迎尚可喜北上代州,和他汇合。

    此时的北方暂时得到了缓和,各方力量都没有大的作战,代善在稳定了宣府和大同的局面之后,就收兵回到了京城,高丽的局面对然对满清不利,但是因为大明将主力调派去攻打日本,于是高丽的局面也稳定了不少,虽然依然有义军在到处活动,但是还没有动摇高丽北方贵族们的统治。

    多尔衮这段时日也没有大举用兵,这也是满清难得的喘息的机会,多尔衮在等待两黄旗和两白旗渐渐恢复元气。

    同时在各地集结训练大军,准备迎战大明的北伐,在多尔衮看来,明军的北伐也将临近了。

    他要集合满清的全部力量和大明一战,只有打败了大明,他才能稳定京城的局面。

    现在力量虽然倾向大明,但是朱由检需要面对的局面非常棘手,北面不仅有满清,还有洪承畴,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等力量。

    为此朱由检令枢密院制定了详细的北伐作战方案,枢密院为此制定了三个阶段的北伐作战。

    第一阶段就是出兵收复河南,河北,击败吴三桂和满清,将满清驱逐出北方。

    第二阶段是从河南出兵攻打潼关,攻破陕西,收复河套,消灭李自成,同时北上攻打山西,消灭那里的洪承畴和李自成的余部。

    第三阶段就是出兵贵州、四川和东北之地,完成对满清的消灭,同时恢复大明之前的版图。

    这三个阶段完成之后,大明基本上恢复了之前版图,但是大明还要继续面临北方蒙古的威胁,朱由检是准备将蒙古人一起收拾的。

    但是如今他的力量有限,如果北伐前三阶段的作战顺利的话,朱由检就可以部署对蒙古人的作战。

    如果北伐进展的不顺利,那么就以恢复之前的疆域为主,蒙古人就往后放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