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多尔衮的苦闷-第2/3页





    这件事情已经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了,但是当事人多尔衮和古特氏一直都没有表态,此时古特氏突然提及此事,让多尔衮内心一阵苦恼。

    “代善这个老狐狸,真是不让本王安生。”

    多尔衮在内心狠狠地咒骂了一顿代善,他现在恨不得立刻将代善杀了。

    “太后,此事有违礼法,奴才万万不敢想,请太后下旨治代善大逆不道之罪,赐死代善。”

    多尔衮立刻一脸惊恐地给古特氏叩头,然后伏在地上说道。

    古特氏一听多尔衮的话,顿时一脸娇嗔,然后说道:“难道王爷和哀家现在就不违背礼法吗?代善就上了一道奏折,就要处死,王爷整日在慈宁宫过夜,是不是更甚代善,不知该如何处置啊?”

    古特氏一脸娇嗔地说道,顿时让多尔衮一身寒意。

    “太后息怒,太后息怒,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奴才只是不敢僭越。”

    多尔衮明白古特氏的心意,古特氏其实还是想要和他成就此事的,但是多尔衮不想有太多的束缚,毕竟如果太后下嫁他,事情可能变得更加不可收场,多尔衮将来要以何种身份立足朝堂。

    最重要的是多尔衮不想成为天下人私底下讥讽的对象,熟知历史的多尔衮非常清楚,即便是他和皇太后有私情,后世人也不会嘲讽,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少,但是如果太后下嫁多尔衮,那真是古今罕见,他多尔衮必定名垂青史。

    如果将来他没有问鼎九五之尊,那么必然成为历史的笑柄,所以多尔衮非常排斥这件事情,甚至和古特氏的私情都有些不想了,多尔衮已经计划准备挑选几位年轻俊秀的男子送到古特氏身边,让古特氏好好宣泄身体里面的火焰。

    如今在古特氏身边展现出一副力不从心的样子,也是多尔衮有意为之。

    但是古特氏此时已经认定了这件事情,于是朝着多尔衮说道:“王爷有何不敢僭越,如今哀家的身子已经被王爷僭越了,满朝文武都知道王爷和哀家的事情,索性就顺水推舟,让哀家也名正言顺地和王爷在一起,而且王爷乃是大清栋梁之臣,此时已经是皇叔父摄政王了,正好也可以将‘叔’字去掉,更好地教导福临,成就大清朝。”

    古特氏娇嗔的摸样已经消失了,此时变的生冷起来,顿时让多尔衮一阵恐惧。

    “奴才领旨,奴才领旨。”

    多尔衮不敢反驳,现在他还不敢公然造反,如今只能稳住皇太后古特氏,毕竟除了京城的满清权贵没有搞定,皇太后身后的蒙古诸部落也是多尔衮多忌惮的,所以他只能顺从古特氏的心意。

    很快,满清朝堂就传出了风声,那就是礼部已经开始准备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宜,顿时整个满清朝堂又是一片沸腾,折腾了数个月的事情,终于有了定论。

    满清的汉官对于此时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们自然不敢发言,毕竟如果惹怒了多尔衮,他们这些汉官就是满人眼中的狗,说杀就杀。

    反应最大的当属满清的权贵宗亲,但是因为有宗老级人物礼亲王代善的支持,于是满清权贵中反对的声音也不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多尔衮的弟弟,驻守洛阳的豫亲王多铎竟然反对。

    多铎多次上书斥责京城满清权贵宗亲礼法不明,如此僭越荒唐之事竟然也可以,并且痛斥京城官员胡作为非,动摇满清江山社稷。

    多铎的上书非常严厉,如果不是因为多尔衮的压制,说不定就要被古特氏惩戒了,虽然多尔衮心中不愿意,但是他要稳住眼下的局面,继续让他保持在满清朝堂的统治地位。

    于是开春之后,南方的明朝一片忙碌的景象,朱由检下令各地开始春耕,祭拜天神,保佑大明朝风调雨顺,同时下令治下数十万明军开始军屯,暂停一切作战计划。

    朱由检同时将山东周遇吉部明军屯田七十万亩的事迹编写在文书里面,传令全军学习山东明军在艰苦作战中不忘记生产的精神,盛赞山东明军是全军的表率,不仅自己结解决了军粮问题,还养护了十余万百姓。

    和南方大明朝一片忙碌的景象一样,北面的满清京城也是一片忙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场面,如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春节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