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南京新朝廷-第2/3页





    江北还有扬州这个重镇,也在明朝的掌控之中。

    至于江南,则是以南京为中心,南面是镇江和杭州、苏州、宁国、绍兴等地,这些地方也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

    南京西南有武昌和南昌两座重镇,但是武昌守将左良玉已经有贰心,南面的福建在郑芝龙的控制之中。

    郑芝龙是海寇出身,根本就不听明廷调遣,至于两广之地,虽然在明廷的管辖治下,但是兵力有限,而且被福建的郑芝龙,还有荆湖一带的刘宗铭阻隔,明朝也有些鞭长莫及。

    局面很不乐观,朱由检要尽快稳定江南的局面,在朱由检判断,下一个开战的地方,北面就是山东,因为朱由检已经得到消息,豪格将会领兵南下攻打山东。

    至于南面,朱由检认定下一个可能是在武昌,刘宗敏很可能会对武昌下手。

    但是武昌的局面非常不稳定,范景文明确告知朱由检,武昌的左良玉拥兵自重,兵力已经将近二十万。

    左良玉和刘良佐不同,左良玉控制着长江要地,而且他的反心在明朝京城失陷之前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当初李自成在荆襄做大,朝廷令左良玉从四川赶赴荆湖作战,但是左良玉没有进攻李自成,而是乘机占据了武昌这个长江中游的要害之地。

    朱由检明白左良玉绝对不会像刘良佐一样负荆请罪,于是为了试探左良玉的态度,朱由检传旨左良玉来南京觐见。

    结果也不出朱由检的意料,左良玉以刘宗敏大军压境为由,拒绝来南京觐见朱由检。

    左良玉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也就是第二个刘泽清,那么朱由检在南面就必须要防备左良玉了。

    最后又经过一番规划,朱由检将眼下大明朝的现在能够掌控的国土进行了一番划分。

    北方分为河南省、山东省、淮安省三地,在南方分为应天府,也就是南京辖区,浙江省、江西省,湖广省、贵州省、云南省、两广省七地。

    北方的河南省以汝宁府和汝宁以南的城池为辖区,设置巡抚陈潜夫,总兵高杰统御。

    山东省以济南和青州两地为中心,设置巡抚吕祺卲和总兵周遇吉统御。

    淮安省以徐州、凤阳、扬州三府为中心,甚至巡抚孟兆祥,总兵黄得功统御。

    南方应天府,也就是南京都城,辖区以南京、安庆、镇江、杭州、苏州、绍兴、嘉定、松江等地,设置应天巡抚张秉贞。

    南京是要害之地,而且朱由检将苏杭一带最富裕的地方全部涵盖进来了,于是朱由检设置了四位总兵,李守荣、刘良佐、陈子龙、黄斐四人。

    李守荣担任南京总兵,统领御林军保卫都城,刘良佐镇守镇江,陈子龙驻守杭州,黄斐为南京水师总兵,统领长江水师。

    浙江省以绍兴府中心,设置巡抚徐石麟,总兵陈吾统御。

    江西省以南昌府为中心,由巡抚杨延麟,总兵张国维担任江西的防御。

    湖广省以长沙府为中心,由湖广巡抚堵胤锡,总兵何腾蛟担任湖广省的防御。

    广东和广西设置两广巡抚苏观生,总兵陈际泰,担任两广之地防御。

    云南则是由黔国公沐天波镇守,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已经十一世,可谓忠心耿耿,而且治理云南有方,开垦屯田三十万亩之多。

    贵州彝族居多,由彝族统领安坤担任总兵,统领彝族狼兵,同时安抚使左懋第。

    贵州情况特殊,主要以当地彝族为主,彝族头领安坤在当地威望最高,彝族狼兵也归属安坤统领,同时明廷设置安抚使左懋第,代表朝廷安抚当地彝族,为大明效命。

    经过一番划分,朱由检将眼下大明的领土都划分的差不多了,其中还有两处,一个是武昌,还有一个福建,这两地虽然是大明土地,但是左良玉和郑芝龙早就拥兵自重,已经是大明朝的敌人了。

    眼下朱由检在江北需要准备豪格的南下山东之战,在江南,他需要准备防御左良玉,此时左良玉佣兵二十万,战船五百多艘,势力庞大,随时可以成为当年的陈友谅,顺江南下攻打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