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大明科学家-第2/3页





    而且刚才宋应星也说道了之前的入仕经历,摆明了就是说给皇帝听了,按照现在朱由检收揽人才的手段,一定会将宋应星收入了。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宋应星,眼神中翻起一丝诧异,他不是因为宋应星入仕而感觉熟悉。

    “《天工开物》。”

    朱由检随后大声地说道,顿时一脸欢喜地看着宋应星。

    听到朱由检的话,宋应星突然震撼地看着朱由检,一脸的不可思议。

    朱由检随后一脸大喜,然后说道:“宋大人辞官返乡,为何不在家乡好好待着,非要跑到盐城当个盐工,一定是别有用意了,朕说的对不对?”

    朱由检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非常惊讶,什么《天工开物》?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还有说道宋应星别有用意,难道做一个盐工还能干出别有用心的事情来?

    就在众人一阵诧异的时候,朱由检又开口了。

    “不知宋大人的《天工开物》是否已经完成?”

    宋应星惊愕地看着朱由检,过了好一会这才平息了心中的震撼,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陛下竟然知道他的《天工开物》这本书。

    宋应星历时十年之久,倾尽全部心血著作了《天工开物》这本书,但是这本书此时还没有完成,其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确认。

    宋应星这次来到盐城当盐工,就是为了完善《天工开物》里面关于制盐的部分,于是宋应星在盐城当了半年的盐工。

    在这半年里,宋应星不仅掌握了海盐的晒制方法,还对各地制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出了一套更加高效的制盐方法。

    但是最令宋应星震惊的时候,他的这部《天工开物》还没有完成,知晓的人只有兄长宋应升,此时皇帝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震撼的宋应星随后说道:“启禀陛下,此时还没有全部完成,草民来到盐城,只是想掌握晒制海盐的方法,还请陛下赎罪。”

    朱由检一听,顿时大喜,他这次真的是捡到宝了,竟然让他碰到了宋应星。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农业、手工业、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众多生产技术。《天工开物》甚至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朱由检欢喜地看了一眼依然震撼的宋应星。

    然后朝着宋应星说道:“宋应星听旨。”

    宋应星听了之后,立刻跪在地上。

    “授宋应星为盐城总盐监,令你协助孟兆祥巡抚,一个月内恢复盐城制盐,然后随朕南下南京,朕另有重用。”

    朱由检随后朗声地说道。

    但是宋应星明显有些不高兴,他此时不想做官,只想安静地将未完成的《天工开物》完成。

    看着一脸犹豫的宋应星,朱由检明白他的想法。

    “爱卿难道不愿意?”

    宋应星顿时一惊。

    “臣不敢,臣领旨。”

    朱由检嘴角翻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爱卿暂且帮助朕将淮盐恢复起来,然后随朕南下南京,到时候朕会给你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你潜心研究著作,让你的著作造福大明。”

    朱由检的话顿时让宋应星一阵惊愕,他痴痴地看着朱由检,一脸感动,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就是为了造福普通百姓。

    宋应星经过尝试和研究,对传统的手工业制作有了全新的心得和体会,也进行改进提升,并且总结出了最优的方法。

    这些就是朱由检最需要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手工业的时代,在没有详细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物质的生产,都是经验和运气的结果。

    就像《天工开物》里面纤细地记载了各种油料的炼制方法,还有铁,钢,金、银、铜、锡、铅和锌等的炼制方法,火药的各种配比和威力比较等。

    这些都是经过经验和时间积累出来的,所以非常宝贵,如果没有详细的记录,也许遭受一场战乱之后,可能就失传了。

    所以朱由检看到宋应星之后,自然是欢喜不已,有了一个宋应星,朱由检身边就等于有了一个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求证,朱由检能不高兴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