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翌日一早,徐小乐连‘药’箱都没带就去了黄家。.: 。

    黄曙修昨天三碗汤‘药’下去,安安静静睡了一夜。清晨自己醒来,下地解了大小便,除了还有些虚乏,简直就跟好了似的。他父亲黄起潜那边,服用了朱嘉德的‘药’,也略有起‘色’。全家上下都涌动着喜悦之情。

    徐小乐见黄曙修已经能自己下地了,颇有成就感,重新开了方子,仍旧要用人参,不过剂量已经减到了一分。

    他关照道:“尽量还是静养,别出‘门’,小心受风,屋里可以走几步,得有人看着。现在你是觉得身体好了,主要是靠‘药’吊着。等这付‘药’吃完,明后日你还是会觉得身子沉重,下不得地。”

    黄夫人一脸急切道:“那如何是好?小徐大夫明后日再来开‘药’么?”

    徐小乐道:“不用呀。这付‘药’用完,‘药’就可以停了。每天粥饭青菜为主,逐渐加进‘肉’丝、‘鸡’蛋,养到十五日,就能痊愈了。”

    黄夫人追问道:“不用‘药’了?”

    徐小乐摇头:“是‘药’三分毒,靠饮食能够补起来,何必用‘药’呢。”

    黄曙修也有些不敢相信:“小徐大夫,我病了这么久,就吃两天‘药’?”

    徐小乐笑道:“以前有个大医家,叫做朱丹溪,他从来都是一剂‘药’,人称朱一剂。我这本事离他还远得很呐!”

    黄曙修仍旧不信,暗道:那是传说故事,难免有夸张之嫌。

    黄夫人之前做过蠢事,此刻积极道:“小徐大夫可别给寒家省‘药’钱啊……”

    徐小乐无奈挥手:“跟你说了是‘药’三分毒,哪有巴结着吃‘药’的。好啦,黄老爷静静休养。我先走啦。”

    黄夫人只好送他出去。

    等徐小乐走了,黄夫人回来见了丈夫,却还是忧心忡忡道:“既然没好透,怎么能不继续吃‘药’呢?”

    黄曙修想了想,道:“先吃完这付‘药’再看吧。”

    徐小乐从黄家出来,浑身轻松,已经将这个病例算神作书吧完结了。他想了想,觉得这个病例也有资格写进自己的医案,日后给师叔祖检查,一边琢磨词句,一边回了长‘春’堂。

    长‘春’堂在经历过上次的热闹之后,又恢复到了‘门’可罗雀的状态。

    这也是常态。谁家有个头疼脑热就找大夫呢?小‘门’小户是经不住这般奢侈的,大户人家总有读书人能看两本医书,琢磨着自己抓两味‘药’,聊以安慰也就够了。

    非但长‘春’堂这样的新医馆病人少,就是开了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医馆,也不是天天有人上‘门’。医馆‘药’铺肯定不能跟卖包子的比,常常是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这种清闲状态,正是医生们‘精’修医术,学徒们打基础的好时候。如今长‘春’堂内里不和,有了杨成德这枚钉子,顾煊和李西墙也不敢像以往那么放肆了。总得按时来医馆坐班,哪怕实在无聊也只能伏案小睡一会儿。

    徐小乐一边打基本功,一边还要跟鲁师傅学‘药’材的炮制。他可没有忘了自己留在长‘春’堂的本心:学好‘药’学,去临清开眼界。

    正当徐小乐以为黄家的病案尘埃落定之时,施济卿却又来了。

    这回施济卿不再假装病人试探徐小乐了,急急忙忙打了个躬,不等徐小乐回礼呢,就拉着徐小乐往外跑。

    徐小乐手里捏着一个甜饼,扭着脑袋伸着舌头去‘舔’淌来的红糖浆。结果没‘舔’着,糖浆还是流到了手心上,烫得小乐大呼小叫:“再大的事,容我吃了早饭再说啊!”

    施济卿一边拖着徐小乐,一边转头道:“我那姑父姑母又有些想不开了,只有找你去劝劝了!”他与徐小乐一见如故,很喜欢徐小乐毫无遮拦的率真‘性’子,又佩服小乐的医术医德,不自觉间已经跟老朋友似的“你我”称呼了。

    徐小乐甩开施济卿的手,终于把手上的糖浆‘舔’干净,道:“他们怎么想不开了?我现在祝由术还没大成,这上头恐怕帮不了忙。”

    施济卿一路跑来也是喘得厉害,索‘性’停下,一边平复呼吸,一边说道:“他们觉得康复得慢了,一定要找医生开‘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