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六、攻破-第3/3页



    不是我们比南人更加胆怯,也不是我们比南人更不会打仗,而是我们太依赖马!”

    众人左右互视,有些不解,“马是我们的半条命啊!”

    “不错,但往南之后就不行了。”木华黎接着说:“从这里往南,百里之后都是河谷,两侧都是高山,金国人占据山头,马上不去,下面路又窄,所以他们吃了大亏。

    可马上不去,人却可以!”

    众人顿时明白过来什么意思。

    “我们骑马出发,等走到河谷北段,就扎营夜宿,等入夜之后,我们放弃马匹,不行翻山去偷袭金国人!

    马不能爬山人可以,马要走大路,人可以到处走!”

    十个千户的目光也热烈起来:“大人,我们愿意跟随你!”

    ........

    当天早上,消息并没有从高层泄露出去,士兵们依旧像以往的蒙古大军风格,集结,人人骑马,随后开始向着两山之间的河谷进发,随后向东走。

    中途过了一条蜿蜒的河流,随后山势平缓,两边又成荒凉土地,随后继续东进。

    直到正午太阳高照,士兵们在一个三岔喝口饮马。

    从西北面流来的河水被一座大山一分为二,一条向东流淌,一条向南流淌。

    大军也在此三角河滩转变行军方向,踩着河滩上的沙子,沿着向南的支流南下,两边不再平坦,变成高高的山坡。

    根据士兵的回报,从这里顺着河谷一路往南走一百五十里左右,就能到达上京城东面。

    当天,他们继续向南,到傍晚到达另一处河流交叉口。

    西面来的河流汇入南北的河流,汇流出冲刷出一大片平坦的河滩。

    当晚,他们在河滩的西岸扎营。

    不过这次扎营并不是为了休息,只是为了迷惑金国的斥候。

    晚上天黑之后,木华黎开始在黑暗中集结大军,借着月光和星光,不走河谷大路,而是顺着西侧山坡翻山向南进发。

    .......

    “我绝没看错,整个谷底都是鞑靼人的帐篷,山后面的树都数不清,绝对超过一万。”年轻的斥候据理力争。

    年纪大一些的斥候不以为意:“你眼力不好,那些人顶多七八千,绝对没一万!那几个大帐篷你别看它大,那是鞑靼人千户和千户以上才能住的,里面人不多。”

    山顶的指挥官见他们争辩眉头紧皱,他是金国万户,他们所处的是山顶临时搭建的石堡,用于遏制山下的蒙古人通过的。

    从石堡窗户看出去,远处荆处大小山头,到处都有火光,在这长达五里的两岸山坡顶部,遍布金国两万大军,两侧各有一个万户坐镇。

    他就是河谷西侧的万户官,他们已经在此击败数次鞑靼人的军队,最多的一次沿着山谷看不到头,他们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根据斥候的回报,应该超过三万人。

    毕竟沿河谷前进的时候队伍长长拉开,见头不见尾,不能确定人数,但斥候看到他们半路扎营的营地,能够推测出大约有多少人马。

    这样的胜利给了他很大信心,所以虽然两人一直在争,他没太在意。

    无论是七八千还是超过一万多,只要他们继续执行之前得战术,就能击退鞑靼人。

    “好了,你们去休息,我了解了。”他摆摆手。

    随后他又招手找来传令官,让他告诉将士们,好好休息,如果鞑靼人今晚在三间河谷扎营,那么明天应该正午左右就能到了,要是士兵们做好充分准备,等到第二天打破敌军。

    随后又派出两百多人的辅军赶紧下山,去把能搬上来的石头都搬到山顶来。

    再亲自去组织人手准备弓弩,箭矢和火油,这些都必须今天晚上就完成。

    指挥忙碌了大半晚上,他定定看向下方河谷,月光下,河谷中还堆着上百鞑靼人的尸首无人处理,明天敢来的人也会变成那样,他嘲笑。

    才转身,耳边一阵呼啸,身后的亲兵突然捂着脖子,血水从他手指间喷涌,随即栽倒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