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到达返程



    李易非常满意黄裳的忠心,想想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忙前忙后照顾自己,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自己极为尊敬,那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所以李易决定要更大力培养黄裳,看将来能不能做一方主教。

    这第一步嘛,就是请人来教他读书识字,没有文化的传教士不是好的传教士。现在黄裳不过14岁,现在开始努力还不晚。银州虽然偏远,但是读书人应该还是找得到的。

    李易还想着去拜访一下关东候,但是自己的段位实在不够,不一定见得到。哦,是一定见不到,除非是自己老爹和人家有交情还差不多,但是并没有,所以只好作罢。

    也许将来生意做大一些,可以通过主管买卖的管家见到候爷,不过现在不指望了。

    首先是因为自己生意很小,然后是自己此行低调到不能再低调,做个生意做到别人都看不见你在做生意,哪里能闯下什么名气。没名气连个小主管也见不到。

    因此通过管家引见的想法也就此打住了。

    现在银州的消息打探得差不多了,李易决定把六人分两拨。李易和肖成一组,送货回临海关,看路上能不能在路上再拣两个武师。

    到于另外四人,李易让他们留下来尝试去传教。

    本来出发前李易就是准备让张全刘四留在银州,主要是联系生意的,不过现在这种经营模式似乎不需要主动开拓客户,那他们留下来就有些闲置了。但是带他们上路也是浪费,他们没有武力值,容易成为累赘。

    现在决定让他们不要闲着,去各屯堡外村庄传教。肖德装备‘神佑’,为一行人提供武力保护。

    李易要看一看说书传教在农村好用不好用,如果好用,就总结经验,大力推广。不好用就总结教训,以图再来。

    就这样,李易买足了路上的补给,带了点住店打尖的钱,把剩余的所有钱留给了黄裳,就和肖成一起出发了。

    回临海关的路上,李易二人还是比较轻松的。

    对肖成来说,不用保护少主,只是保护李易。这就太轻松了。

    而李易呢,虽然是个武徒,但是却是不需要保护的。李易都说了,如果实在是打不过,肖成可以丢下自己逃跑,然后再伺机回来救他。

    并且李易还准备了道具,红色染料配制的血浆。如果事情不对,他就控制血浆从中剑处飚射出来,然后就倒地装死。

    肖成一个人逃跑的话还是很容易的,除非对方形成了包围而且武师还很多,不然很难抓住一个一心逃跑的资深武师。

    李易很轻松,一是因为没有来时的负累。来时几个人都没什么战斗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另外三个人恐怕不是他能保护得了的。二来嘛,生存压力减轻了。

    舅舅指点的这条走镖之路看起来还是大有可为的,一个月一个来回的话,轻松赚个四千两。

    四千两是个什么概念呢,正常年景,大米一石在江南值五钱,在北方值八钱,临海关是九钱。临海关一家三口生活费一般一年都不到三十两,穷苦人家十两也能过一年。李易父母算家仆中的中高层,他们的月例大概都在二十两左右。更低等的,王府里新进的小厮起步价为二两,丫环一两就可以打发了。

    所以李易一个月四千两的收入相当于父母二人八年的总收入。这就让李易身上的生存压力一下就减轻了。有了挣钱的能力,就不怕花钱,所以他买了足够的生活物资存在空间,然后把剩余的钱大部分都留给黄裳他们,还告诉他们不要舍不得用,该花就花。

    这样二人轻松的骑着马,一路西行。

    傍晚时在一个集镇上,他们找了个客栈休息,李易和肖成商议,这一路上怎么主动去搞点事情。这样走回去,轻松是轻松,恐怕达不到招人的目的。

    肖成对银盘一线的情况也是两眼一抹黑,给不出好的建议。

    李易只好启发道:“肖师傅,招人,那得先要看到人,然后才能招过来。你就想一想,我要招的是和你一样的人。如果是你到了这里,会在什么地方出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