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咏夜城案-第2/3页





    神庙是一座由立柱支撑的古典建筑,看那建筑风格,特别像第二纪元早期太阳神崇拜时期的风格。

    大概是取材于当地的缘故,那些回廊和立柱的石材和荒山中岩石的颜色一致,只不过看那高大的圆形石柱,和高耸的穹顶,不知是哪里的先民耗尽几代人力完成。

    在殷红的血色旷野中,青白相间的神庙散发着让人心生怀疑的不坚定感,那里像地狱的大门一样幽暗,又像异世界的楼宇一样神秘。

    蛇形法阵移动至距离神庙不到一里的范围内以后,头顶的天空从层层乌云状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这漩涡的中心就在神庙的正上方,这里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整个天遮了起来,倾泻进神庙当中。

    而跟随着天空的剧烈变化,天色也快速暗淡下来。安途一边小心翼翼地迈着脚步,一边默默抬眼惊讶地目睹这一切,天地的颜色都像被浓墨所晕染,血腥的氛围中充满了屠杀和灭绝的滋味。

    荒地女巫的哭声由远及近,整个神庙附近只有法器明灯的一点点光亮,苒婆的眼睛到处搜寻,生怕荒地女巫突然出现将火苗打灭。

    她在哪里?这个哭声是她发出来的么?

    安途直冒冷汗,他在心里想象着荒地女巫的模样,无数噩梦中曾出现过的,披头散发的恶鬼和幽灵闪现过他的脑海。

    他吃力地扶了扶怀中抱着的祭品,试图让已经僵硬麻木的双臂放松一下,与此同时心心念念,千万别被突如其来的惊吓松开了手臂,把纯洁的祭品掉落在地上。

    ……

    神圣王国。

    据《繁星河史籍》地理卷记载,通天城往东走约三十里,就来到一个叫中津的小镇。

    这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渡口,后来由于运输压力增长,逐渐被建设成驿站,近几年更升级成了小镇。中津是通天城往东走的一个重要渡口。

    从这里乘船跨过宽阔的繁星河,才能继续往东抵达长歌城,以及更靠东方的咏夜城。

    长歌城、咏夜城都得名于地方氏族。长歌氏族和咏夜氏族也是当年繁星河部落的重要氏族力量。

    为了巩固他们在联盟中的地位,也为了更好的开发这些土地肥沃的地区,神圣王国建立以后,长歌城和咏夜城也随着通天城的建设步伐,一起出现平原上。

    这些地方不但有当地传统氏族的力量,又纳入了王国的官僚体系,执政官一般由当地的氏族领主担任。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所以当咏夜城执政官夜儁被毒杀以后,就引发了神圣王国政坛的一次地震。

    而且,这次巨大的震动,还是出现在总督海力思日益衰弱,对地方氏族豪强的控制力也出现松动的时候。

    国王对“咏夜城案”动怒最表面的原因,就是氏族豪强的内部斗争扩大化,竟然不顾总督府三令五申,多次发生内讧,这是挑战中央权威的行为,是国王断难容忍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咏夜城案”引起国王重视的深层原因,就是特使海然需要挖掘、掌控的了。

    海然在政治上并不成熟,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建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国王将他任命为特使,全面接手“咏夜城案”,咏夜氏族的贵族豪强们,对此议论纷纷。

    不过海然也有他的优点,他的悟性好,很懂得察言观色,他一来咏夜城,就发现有些贵族虽然想表达些什么,却欲言又止,这当中的隐情,他既好奇,又不敢轻易张扬。

    在执政厅和贵族们打完照面以后,他便客气地请贵族们先回去了,尽管有千头万绪,他还是对刚刚发生的“夜离事件”感到更好奇。

    负责调查“夜离事件”的是咏夜城新任执政官橦高,他也负责“咏夜城案”的调查工作。

    这个橦高在别人眼里已经成了“倒霉”一词的代言人。他并非出身于氏族豪强,又其貌不扬,个子矮,长相一般,属于扔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那种。

    可是橦高也有很多厉害的地方,他早年因为在部落军中靠军功升任参领,建国后被任命为神圣王国东部边境地区望州驿站的负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