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篇(二)-第2/3页





    突击兵F:特化重火力支援掩护的第三代机动步兵。

    阿尔贝神狼:第四代机动步兵试验机,对应特种机动步兵作战,为菲普洛斯军方应对第四代机动步兵的终结武器。

    关于粒子压缩推进器:

    原始机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新世代核反应堆(2112-至今)产生的FT粒子在获得重力环境下会缓慢衰变为GFT等重粒子,同时会释放出可见光子,这个过程会产生推力和十分微小的热量,从而带动推进器运作前进,

    第二阶段是将FT粒子缓慢衰变积压在内部装置中的GFT等重粒子(GFT粒子占99.98%)排除,通过“冷却系统”,也就是利用“热转移装甲”的散热性,即E碳材料制成的存储排出装置,将重粒子达到浓度警戒值后排出,而达到警戒浓度的时间往往只需要几秒钟,这个过程同样会产生推力,但会损耗启动这个系统的电能,一般情况下这个系统是一直启动着的。

    第三阶段就是将释放到外界的对环境和生物有较大杀伤作用的重粒子进行过滤,安装的过滤装置也不过是将排除的高浓度重粒子浓度降低,使之能在数分钟内衰变结束。

    其他特别的就是由于FT粒子在低重力环境下衰变速度过快,产生的推力相比高重力环境也会剧增,同时产生的GFT粒子不纯,且浓度较低(只占15-33%、2148年近地轨道测试数据),释放出的光子却剧增,以致于颜色变为白色,这也就导致了产生的热量较多,而重粒子浓度低但种类增多和辐射对生物的杀伤加强,一旦“冷却”和“排出”系统过载,那么粒子压缩推进器也就会失控最后走向灭亡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状况,研究人员给在宇宙行动中的装载了粒子压缩推进器的机动步兵安装了控制系统和限制装置,限制核反应堆产生FT粒子的速率,以及将产生的过多热量用于化学电池运转以及武器上,最安全保证的就是在核反应堆产生FT粒子传输到粒子压缩推进器途中直接终止,只需要及时关闭核反应堆,那么机体和粒子压缩推进器就有很大概率可以保住,最多只会损坏推进喷射口,而这只需要更换和维修即可。

    这就是为何全球很少有装载了粒子压缩推进器的驱动飞行物进入宇宙,即使是菲普洛斯的第三代穿梭机(2149年3月、维尔拉特岛穿梭机发射中心)在进入高轨道后也会关闭粒子压缩推进器的原因。

    在重型粒子压缩推进器方面,全球只有菲普洛斯的穿梭机研究应用到,还有钛姆工业号这艘超级战舰装载了,而且整整四台重型粒子压缩推进器,在散热装置、安全保障系统和部件、单独两座大型核反应堆FT粒子供给源、FT粒子存储器、FT粒子过滤系统装置,这些设备占了整艘舰船质量的大部分。

    第一代粒子压缩推进器由于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在启动后FT粒子衰变出的光子辐*色为暗棕色,在浓度较高时会变为红色,同时会在飞行轨迹上残留大量衰变周期约为五分钟的粒子尘埃,这也就导致容易被捕捉到轨迹而遭到攻击,也会暴露光学隐形状态下的机动步兵。

    第一代粒子压缩推进器研发于2147年,而最主要在散热问题上,因为FT粒子缓慢衰变为GFT粒子后,因为GFT粒子特性会快速升温,所以会导致将推进器烧坏,要是“冷却”系统不能快速将FT衰变的GFT等重粒子排除,那么严重后果就是整个粒子压缩推进器损坏无法修复,只能更换,甚至会发生爆炸造成机体和驾驶员都损失掉,一般情况下只能连续运作不到两小时,在高功率运作时候不超过半小时,在之后就要返航维修更换冷却部件或者等待“冷却”结束。

    第二代粒子压缩推进器研发于2150年,相比第一代在散热问题上有了良好的改善,在原来最多只有两小时连续运作时间上提升了3-4倍,而且过滤装置也更大程度的降低了重粒子的浓度,同时基本实现了FT粒子的传输速率,这样也就能更好控制浓度以此来更精准的把握推进力,相比之前调整出力需要临时切断核反应堆的FT供给源,这不仅操作简洁,而且生效时间短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