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高顺撤退虎牢关



    ;洛阳皇宫:

    李儒看着董卓,轻声笑道:“相国大人,此言差矣啊。”

    说着,李儒态度恭敬道:“相国大人,我们的士兵还要把守洛阳各地,以防那些世家子弟暗中造反。那些异人虽然听从我们,实际上能堪大用的委实不多。因此,贸然加兵于虎牢关,实在是不是上策。”

    果然,李儒的话说完,董卓虽然没有啥表示,但是,脸色已经很不悦了。

    李儒沉默了一会儿,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说了起来:“更何况,相国大人,我们撤离洛阳,不是文优说的。而是……天意啊。”

    “天意?”董卓来了兴致,然后看着李儒问道:“文优,此话何意?”

    下方的贾诩,低着头,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李儒这时急忙道:“相国大人,属下在回来的时候,听到市井传言: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闻言,董卓立马傻眼:“文优,这是啥意思?”

    李儒看着董卓,侃侃而释:“相国大人莫急,听文优慢慢道来。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大喜:“文优啊,你这么一说,很有道理啊。既然如此,我们就迁都。不过,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啊。”

    李儒这时早有准备道:“相国大人,不用从长计议。此次回来,文优把奉先也带了回来。有他带领西凉铁骑,只需要把洛阳的财产搜刮一空。然后,把洛阳付之一炬……则万事成矣。”

    “嘶……”董卓倒抽一口冷气,看着李儒声音破天荒地带了一丝颤抖:“文优啊,抢夺财宝我懂,但是,把洛阳烧了就没有必要了吧?”

    李儒这时坚决地摇摇头,回道:“相国大人,这个很有必要。洛阳不烧,我们迁都长安势必会被诸多诸侯尾随。只有火烧洛阳,我们才能够拖延诸侯于此。袁绍目光短浅,到那时断然不会追击我们。袁绍不动,其他诸侯也不会贸然追击。”

    “如此以来,敢追击我们的诸侯数量就变的很少。到时候,文优有万分把握将他击溃。到时,相国大人就可以在长安另设皇宫了。要知道,小皇帝可是在相国大人手中啊。”

    李儒的话,让董卓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着,董卓看向李儒:“文优,迁都长安,那些大臣肯定不会答应。尤其是那些老顽固,对待他们,我又当如何?”

    “相国大人,初入洛阳时您要杀他们,文优阻拦是为了收服人心。”李儒地声音低沉起来:“但是,现在情况不同。大臣之中,谁敢有异议,相国大人只管杀之。这个时候,必须要用血……来震慑他们。”

    李儒的话让董卓笑了起来,对于那些迂腐顽固的大臣,他早就想要动手了。

    商议之后,整个洛阳混作一团。

    李儒不知道,在他只会吕布等人烧杀抢掠的时候。贾诩独自一人,悄悄地来到了皇宫某处……

    虎牢关内:

    高顺的表情依旧是那么一个表情,仿佛,高顺的脸已经凝固了似的。上面不悲不喜,看不出多余的色彩。

    此时,高顺正在看着手中的信件。

    “撤退……虎牢关吗……”高顺低语一声,把手里的信件掷于炉火之中。

    做完之后,高顺的眼睛眯了一起,然后招来自己的心腹:“你,带领陷阵营的兄弟今晚秘密离开虎牢关。记住,任何物资都不用带,一路直奔洛阳就行。到了那里,自会有人接应你们。”

    那个士兵点了点头,然后犹豫道:“将军,我们走了,那你呢?”

    陷阵营之中,真正的灵魂就是高顺。可以说,陷阵营这个特殊兵种,普天之下除了高顺没有第二个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威力。高顺和陷阵营就是一个整体,他们无法分开。

    高顺这时回道:“你们只管离开,本将军随后就到。陷阵营速度缓慢,你们必须先行撤退。我到时候带领着西凉铁骑,追赶你们很快的。”

    闻言,那个士兵不再犹豫,点点头道:“诺,属下这就下去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