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并非所长-第2/2页





    别看文人在大宋牛,实际上他们的地位相当尴尬,为何?因为文人太多了。

    文人都是冲着当官去的,可冗官早已成为朝廷的巨大包袱,因而不可能所有文人都有一席之地。

    那些没盼头的文人怎么办?他们不愿意同农工商同流合污,又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只能如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

    好点的,娶个有家势的娘子,吃上软饭,‘混’个人模狗样。差点的,只能靠卖字画、帮人写书信为济。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却没有人愿意打破它,主要是因为文人骨子里的那份自尊在神作书吧祟。

    高峰来之前就有预谋。他首先用实力把那帮文人的傲气打击的一无是处,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那点文彩根本拿不上台面,更不要幻想着实现抱负了,人家高峰如此才华都还在一个小县城窝着,你们那些半瓶水就靠边站吧。

    随即他就开始动员宣传,让这些自信心早已丧失的人重新看到希望,他们不是不行,是没给他们行的机会,而机会在哪里,就在高峰隐晦提出的地方。

    此时高峰根本不可能提出让这帮人去工商行业,那会直接把事情搞糟的。

    他的说法很简单,具体干什么,你们自己去选,总不要等死就行。

    高峰这么一闹,实际上就把这帮人‘逼’进了工商的死胡同,而他最乐于的就是看到文人走进这个领域。

    工商领域虽然宽大,却还是大量缺乏人才,特别是这帮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简直是哈哈叔,可是大宋的‘文人’这棵大树轻易触碰不得,他也没有这个胆量敢去碰,最好的办法只能让它自己去选择了。

    实际上,说一千、道一万,高峰还是在为自己下一步当县太爷打基础,若能在县城里提前收拢一批文人,其发展大计将毫无阻碍的顺利进行,甚至还会大大缩短年限。

    因而,高峰最后说了一句:“本县半年后将举行人才‘交’流会,会上会提供不少职位,诸位若是感兴趣或有意向,可以前来报名和咨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