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初见贾文和-第2/3页





    所以,他静静的看着董卓率领军队围攻陈仓,静静的看他们围了数月之后终于拿下了这里,静静的看董卓领受朝廷任命的少府不就。静静的看董卓领了并州牧依旧不肯交出兵权,甚至还不断的招兵买马……

    他明白,董卓的狼子野心,快要按捺不住了。

    于是乎,董卓越发强势,贾诩就越发让自己低调。董卓越发牛逼,贾诩就越让自己显的平庸。他要让自己在西凉军中不那么显眼,这样以后董卓倒台他才不会遭受到过大的牵连。

    就像现在这样,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贾诩几乎都是坐在家中怡然自得,不与朝官来往。要不是牛辅还要依仗他完成文书工作,恐怕他都要忘记自己手下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了。

    初春时节,又刚刚下了一场雨,外面不免有些寒冷。

    还好出了太阳。

    初春时节的阳光是一年时节里,最适合晒晒的暖阳。

    贾诩坐在太阳下,任由阳光泼洒到自己身上,伸手端起身边的一盏清酒,慢慢的饮下。

    越上了年纪,越不喜过于辛辣的酒水。这清酒是稻米所酿,还掺了水,入喉处不显得过于辛辣,却也不像清水那么寡淡,别有一番味道。

    放下酒盏,用竹筷夹起旁边的小菜喂入口中,贾诩细细的咀嚼起来。

    到了这个年纪,太过于硬的东西他已经不过多的碰了。为了保证身体吸收的好,每一口饭菜他都嚼的很烂,保证不伤到胃。四十多岁按理说应该还属壮年,但在古代,已经离老年靠的很近了。所以惜命的贾诩很懂得养生。

    真的是佛性的生活。

    恰在此刻,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四五十岁模样的老汉。老汉一身粗布麻衣,满脸皱纹一手老茧,背也驼的不成样子,一看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

    一眼望见正在晒太阳的贾诩,老农眼睛一亮,然后抬脚走了进来。

    贾诩虽说是只是一个小小县史,但是家中也有些下人仆从。奇怪的是,贾府人却没有拦下老农的去路。任由老农朝晒太阳的贾诩走了过去。

    走到离贾诩还有三四米的地方,老农很自觉的停下了脚步,憨厚道:

    “托贾县史的福,俺家儿媳妇给俺们生了个大胖小子。家里也没个识字的人,今天过来想请贾县史过去吃口便饭,顺便给俺那个孙子取个名字。”

    听他这话,似乎贾诩帮过他们家一把。

    贾诩像刚睡醒一样,缓慢的睁开紧闭的双眼,瞟了老汉一眼。才摇了摇头笑道:

    “我也没帮上什么忙,吃饭就不必了。老哥你姓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诩想来,这个毅字用以名字应当是极好的。便取其中这个‘毅’字吧。张毅,张老哥你看这个名字如何?”

    张老伯是个没文化的老农,能让县史大人给自己的孙儿赐一个名字,还是一个有典故的名字,已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他还能再奢求什么呢?正要开口道谢,却不料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掌声打断。

    随着掌声,另有一人的话也传到了诸人的耳朵里

    “好一个张毅!好名字,好名字!聪慧绝顶学富五车的贾诩贾文和,居然在这小小的陈仓城中给人取名字过日子,倒真是叫人意料不到!”

    话音落时,一个年约二十的年轻人并一个劲装的剑士从前门走了进来。

    贾诩歪过头去瞥了一眼,发觉自己不认识这两个人,不由眉头一皱。

    心下不免有些疑惑:难道是哪家的纨绔,来找自己麻烦的?

    转念又一想:自己来到陈仓后,一没有惹到哪个家族啊,二没触碰到别家的利益,三没作奸犯科,不应该有什么人来找自己这个小人物麻烦吧?

    就在贾诩思索的时候,刚刚鼓掌的两个人,已经迎着贾府下人和老农敌意的眼神走到了近前。同样在贾诩身前三四米的地方,两人停下脚步,恭敬的行了一礼。

    “贾老先生,我是右中郎将刘诞。我也不和您老人家绕弯子了,小子此次前来,是专程来招揽您老人家的。还请您出山助我,咱们共同谋划着大好江山。若您不负我,我必不负您!从此后计出您之口,我必遵从!让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