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突如其来的圣旨!-第2/2页





    -

    这边皇帝和童贯刚出来,那边张叔夜却是急冲冲的伙同司马康,进了宫向这边过来。

    人没到,中官先将他们的奏折送了过来。宋徽宗走在路上,就接过来看了下。原来都是荐这个朱四海试博学鸿儒,请朝廷开特科的。越级为官!

    这博学鸿儒仍是一种恩宠官名,是于正常科举kǎoshì之外,增设制科取士。又称博学鸿词,亦简作词科或鸿博。

    与试者,不论已仕未仕,皆由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在外总督、巡抚等大吏先行荐举,然后汇集京城,统一进行殿廷kǎoshì,录取者授翰林院官。

    当然,若是皇帝特许也是可以不予kǎoshì,直接为官的。

    翰林院官或许品级不算太高,但是却有“天子私人”之称。专门起草机密诏制,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可不容少视,就跟后世的新中国,大首长的机要mìshū,不是高官,却比高官更让人敬畏一样的存在。

    等到张叔夜他们过来了,宋徽宗冲冲的先开口了:“这个朱四海不过二十多岁,有这等才学,却实在是罕见的人才。既然此时,按律依例他来不及,也不能参加科举,那就依张卿所言,以为如何呢?”

    张叔夜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当下脸上一喜,回道:“臣无异议。”

    司马康也是附合:“臣无异议。”

    当夜,传圣旨的官员,就来到了大宋周报的报社。

    因为来的突然,一时间把里面的员工惊的上上下下都吓了一跳。草草在院子里设了香案,跪的跪,皆是恩听接旨。

    同样在接旨众人之中的朱子龙,听完了内容不知道自己是要笑呢,还是要哭。

    哥就用了个假身份和李清照去外面玩了一把,再回来用这个身份发书。怎么就来了圣旨,要召进宫里当官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