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步兵对抗骑兵-第2/3页





    “所以,这还需要长矛手的支持,这样一个配合,就能打开局面。”一名学员反驳到。

    “不对。敌人的骑兵冲击速度非常的快,再说了咱们说的说遭遇战,遭遇战是很突然的。你们怎么应对,两条腿怎么可能跑过骑兵。这通讯手段,就很差,你还不知道情况的时候。敌人就冲击过来了。你根本顶不住敌人的进攻。所以,这事情。没说的。啊。没说的。”一名学员这样说到。

    “所以我说。要组建骑兵。用骑兵侦察。弥补步兵上的缺憾。”一名中校说到。

    “可咱们的情况谁都清楚,咱们上什么地方弄这样多的马匹。这马匹多贵,而且骑兵的消耗是最惊人的。咱们目前的情况根本没法支撑这样多的骑兵。情况很不现实。”其他学员纷纷说到。

    面对争吵当中的学员。张宪却很冷静。这些学员基本上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步兵可以和骑兵作战。但他们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正规的作战,也就是拉开架势进行作战。这样的好处是,他们可以排列成整齐的步兵阵型进行作战,然后发挥他们火炮上的优势,这是典型的会战想法。另外一派认为不应该把步兵的阵型限制死。应该灵活的使用散兵阵型,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两条腿进行大胆的迂回包抄。当然了。代价就是他们的火力开始变得稀疏起来,但却可以有效的应对遭遇战。他们的想法都很实际。列阵。使用阵型作战,他们考虑的是步兵手中的火枪上的输出。他们的依据就是这样为基础进行展开的。这是很有用的一种方式。因为阵型可以极大的发挥出他们的火力优势,让火力的输出变得可以控制起来。而散兵阵的缺点就是,火力无法较为有序持久的进行作战。尽管适合在遭遇战的状况下,但是,毕竟整体上已经处于被动的局面了。所以,情况依然对他们还是不利的。

    而这些阵型的关键在于火枪。目前共和军装备的主流火器是火枪,火枪有两种,一种是大规模准备的火绳枪。这种火绳枪制造规模较大。都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出来,使用的是铸造工艺,因此工序相对简单一些。一把火枪耗费的工时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八个时辰。可以说。加上规模较大,以及一些工序的升级,比如,大规模的使用铁模之后。工作时间一度压低到三个时辰之内就可以制造出一把火枪,一些零部件一些小作坊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制造出来。可以说,生产速度,规模,技术成熟度都比较好。但是火绳枪有很大的问题。

    比如,他的射速不是很快,通常需要三名火枪手轮流射击才能保持活力的持续性,同时,在编组的时候还需要长矛手。或者是长戟手来进行掩护。火枪的操作性也相对比较复杂,因为火枪比较沉重。操作也不是很快。火枪还是很重的,因为使用的是铸造工艺。有的火枪一度达到惊人的二十斤。一些兵工厂可以缩减到十五斤之内。但这个重量依然很不方便。最重要的是,这是火绳枪。火枪手在射击。排列队形的时候,他们还要注意火绳的状况,如果熄灭的话,就需要及时的重新点燃。糟糕的是。因为这样的特性,在一些特殊的节气进行作战变得小心起来。比如。红巾军就有报告说,在一次下雪作战过程当中。因为潮湿的关系。火绳无法使用。火枪手的战斗力远远不如长矛手。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战。火绳枪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

    另外一种火枪是燧发枪。这种燧发枪只能装备最精锐的警卫营来。这是负责总部安全的部队,依靠个别工匠的手工工艺,他们可以制造出线膛枪,这样的火枪数量很少,很少。而且耗费的工艺,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据说,那样的火枪耗费工时间超过一百个时辰。这样的生产速度显然无法大规模的装备部队。这也只能提供给个别的人来使用。

    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依靠骑兵来对抗骑兵。不说骑兵有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后勤补给问题。共和军目前的后勤能力根本无法支撑骑兵进行作战。因为他们的百姓有的地方还只是吃两顿饭,尽管有了很大的提高。一顿干的,一顿稀的。发达地区可以吃到三顿干饭。这出现在邯郸,以及李家庄地区,因为这里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区域,这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些需求。所以他们能够吃这样好的食物。但是,一旦供应骑兵,骑兵的消耗将会远远超过共和军目前步兵的消耗。初步计算下来。一名骑兵的消耗相当于五倍步兵的消耗。如果加上长途袭击。以及经典的一人双马的配置,这个消耗比例还会提升。可以说。以共和军目前的状况来看,让他们供应骑兵,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会把他们的后勤保证彻底的弄垮的。因为有火器的缘故。后勤人员输送的时候还需要输送另外一种新的物资。弹药。如果没有充足的弹药的话,共和军的战斗力将会迅速的下降。这显然是共和军无法承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