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2/4页





    这边还没想完,老管家寻了过来,“小郎君,宫里来人,言陛下宣您进宫。”

    正在沉思的王琛被惊醒,他没太听清楚,回头道:“什么?”

    老管家恭敬道:“陛下让您进宫。”

    “嗯,知道了,我这就来。”王琛转身朝着外面走去。

    不多时,两人来到门口。

    一个小太监正站在那边候着,见到王琛过来,他似乎压着嗓子道:“国师,陛下请您火速进宫,轿子已经在外面候着。”

    “好。”王琛快步朝着外面走去,刚刚跟小太监擦肩而过,他忽然瞥见小太监的长相似乎有点熟悉,停下步伐,仔细观察过去。

    这个小太监个子非常高,如果没有脸上两三道伤疤,绝对是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只不过这两三道伤疤影响了他的面容,导致根本看不出原来真实面目怎样。

    王琛怔了一下,“这位监官,我们是否见过?”

    小太监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强笑道:“卑职身份低微,哪有机会认识国师您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兴许是您在宫中偶尔见过我吧。”

    也是。

    宋朝宦官数目比较少。

    “祖宗之法严”代表了皇室对宦官的抑制态度,唐代宦官乱政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不能不令宋代皇帝对内臣专权充满警惕。宋室的防范措施包括限制宦官的数量,如太祖强调宦官“自有定员”,不得超过五十人;到宋哲宗时,宦官改为限额一百人。宋代虽然有宦官率军作战,但都是临时性差遣,并不能长期独掌兵权,童贯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也就是说,宫里就那么多太监。

    自己偶尔见过没什么稀奇,王琛着急进宫探望赵匡胤的情况,哪有心思多想在什么时候哪里见过这个小太监呀。

    他没有耽搁,跑到外面上了轿子,匆匆朝着宫里而去。

    ……

    皇宫里。

    轿子进了宫里没有停,飞快地朝着赵匡胤寝宫奔驰而去,王琛在接近老赵寝宫一公里样子,便开始打开明察秋毫查看情况。

    勤政殿里的赵匡胤已经醒了,半靠在床上,对着一三十来岁虎背猿腰的男子道:“国师来了吗?”

    那男子声音很低沉,“已经让林内侍去请,估摸这会要到了。”

    赵匡胤有气无力道:“白云真人、慧远大师他们呢?”

    “在隔壁大殿里候着。”男子说完后又补充了一句,“大内高手一百余人具在。”

    赵匡胤这才深吸了一口气,“你下去吧,等林内侍回来,让他请陈太监一起到隔壁大殿。”

    男子一脸动容道:“陛下,真要把陈太监从牢中放出来吗?他武艺实在惊人,属下怕控制不住死伤太多大内高手。”

    “没事,就说朕已经原谅他,尽管去吧。”赵匡胤挥挥手,再次闭上了眼睛。

    男子没再说什么,恭敬地退下了。

    这一切都被王琛听在耳朵里,白云真人?那不是陈抟么,怎么还在皇宫里?

    他好奇地用明察秋毫朝着隔壁大殿看去,只见三个道士、两名和尚盘膝而坐,在大殿门口上方的位置还吊着一直木桶,木桶里面黑红色的液体有点像血液,也不知道具体是啥,另外,在大殿两侧,还有上百个穿着便装无袖白衣的精壮男子,有人拿着手弩,有人拿着刀剑,还有拿着长枪,看这些人手中的老茧和站立姿势就知道都是高手。

    坐在最中间的那个老道士看上去恐怕得有一百来岁了,王琛估计此人便是神话传说中的陈抟老祖,至于另外两位道士与和尚就不认识了,不过既然能被赵匡胤邀请到皇宫中,想来也不是普通的和尚道士。

    老赵难道听了自己的话,真的信鬼神,想请陈抟老祖和那几个和尚道士,跟自己一起帮着他续命?

    王琛觉得很有可能是这样,不然为什么老赵一病倒,皇宫里便突然出现了陈抟老祖这样的绝世老道呢?

    嚯,看来老赵很惜命啊。

    还派了一百来个*******保护?

    王琛颇为感慨,人生自古谁无死,有谁面临死亡的时候没有恐惧?帝王也一样啊!

    不过说起来,他觉得老赵有点大题小做了,区区四五个和尚道士而已,用得着把身边最隐蔽的大内高手都派遣过去保护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