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新的起点



    “您看我大舅和我大舅妈,多轻松。您再看看我爸和我妈,要不是家里穷念不起书,又没有一技之长,他们何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受累。至于买房子,买了房子他们才不会总惦记着回老家来呀。难道老舅您不想我妈一直留在Z市吗?”

    有前世的经历,梅雅丽比谁都清楚她老舅对对她妈妈的重视和感激。

    所以最后的那个问句,梅雅丽还真是问到了她舅的心坎儿上。

    佘玉洁内心的情绪被触动,看向梅雅丽的眼神儿不由又多了几分惊奇和赞赏。

    他专门抽出时间,跟佘玉芬和梅志军长谈了一次。

    说服了他们两口子之后,佘玉洁还不忘专门表扬了一下梅雅丽。

    具体他是怎么说的,佘玉芬和梅志军并没有原封不动的照搬给梅雅丽听——这两口子怕梅雅丽小孩子家家的不禁夸,所以根本就不打算把佘玉洁的那番话说给梅雅丽听。

    梅雅丽唯一知道的,就只有梅志军无意之间说出口的“前途无量”这四个字。

    虽然有些意外佘玉洁竟然会给她这么高的评价,但梅雅丽却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起来。

    她自家人知自家事,不管别人怎么夸赞她,反正她是从来都不承认自己聪明、天才的。

    她当然不傻不笨,但这聪明,她还真没有多聪明。

    天才就更不用说了,她学任何东西的速度都只是平均水平,不慢,但也远说不上快。

    就连她唯一姑且可以称之为“特长”的写作能力,也是她前后两世加起来,靠着一点兴趣和无数心血,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所以,她其实真的就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之所以执着于写作,也是因为只要拿起笔,或者敲起键盘,她就没有一次不是快乐的、幸福的。

    可能这种说法会让她显得有点儿小矫情,但这种积极正面的情绪,对她来说却又确确实实比钱财上的收获更重要——即使是在前世她很缺钱的时候,她也一直这么觉得。

    因着这份热爱,因着她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获得的满满的成就感和好心情,她这辈子依然不打算改弦易辙。

    这也是她自打上了高中,就一直坚持投稿的原因所在。

    春节之后,佘玉芬和梅鸿文被佘玉洁带去了Z市,梅志军则暂时留在家里,出售粮食、牲畜、畜力车、机动车等各种相对值钱的东西。

    这些东西,佘玉芬和梅志军原本是不想卖的,是梅雅丽想到前世她家被赵慧英监守自盗、洗劫一空的景象,以“陈粮不值钱,家禽家畜没人帮忙养,机动车放久了就不值钱了,而且最后还不知便宜了谁”、“大不了以后再重来一次,有钱在手里你们怕啥”为由,说服了她爸妈。

    至于她家这些年陆续添置的电视机、自行车、写字台、饭桌、椅子、炊具、餐具、被褥、羊毛毡子等日常用品,梅雅丽则建议梅志军将之送去了他们家在市里的那套房子里。

    这些东西她原本是打算留给她大伯一家的,奈何有她奶虎视眈眈的盯着,她大伯根本就不敢回来拿。

    莫说是这些相对值钱的东西了,就是她家的一棵菜、一根草,赵慧英都紧紧盯着,生怕被别人拿了。

    注意,她的这个“别人”,可是包括了她亲生儿子的。

    她这副理直气壮霸占梅雅丽家东西的态度,再次刷新了梅志军对她厚颜无耻程度的认知。

    要知道,当初他们分家,赵慧英可是只分了一点点口粮给他们一家。

    不得不分给他们的碗筷、盆子,也全都是破的不能再破。

    如今他们家的所有东西,就没有一样是得益于赵慧英的。

    梅志军就想不明白了,赵慧英到底是怎么有脸理直气壮霸着他家那些东西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让梅志军无语的。

    最让梅志军无语的是,自打佘玉芬和梅鸿文跟着佘玉洁去了Z市,赵慧英就把梅志军家当成了第二个自己家。

    一开始她还只是动不动就来溜达一圈儿,顺点儿东西回去,到后来就变成了三不五时的指手画脚。

    梅志军卖东西,她拼命拦着不给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