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昨是今非旧时光(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赵枫林这个副市长的儿子生活惬意,家里红旗招展屋外红旗飘飘,工作环境也好,可凭什么拿自己当他的挡箭牌?自己干嘛要做他的挡箭牌?他这样做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赵枫林没事提自己、针对自己干嘛?

    冯喆有些烦躁。

    再有,梅山县作为一级县府机构竟然在省里发改委那边找不到一个可以说上话的人?竟然不能通过别的渠道找到发改委里面管事有话语权的人?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和不能理解,更是有些好笑。

    即便发改委的大门进不去,发改委工作人员的家难道也进不去?再退一步,发改委工作人员总是有七大姑八大姨这些亲戚的,和亲戚沾亲带故的人总是有的吧?再比仿说发改委的人总是会结婚生子的,孩子总是会上学的,学校的老师难道也不能想法子认识?曲线救国,条条大路通罗马,迂回前进的道理总是应该都懂的,通过别的人做个介绍,一回生两回熟,难道不会逐步攻关?

    世上无难事,只怕肯攀登,冯喆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有内幕,李开来和刘玉顺所遇到的都是自己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且,似乎这些问题还困扰了梅山县县委县政府,所以他们竟然将自己给叫到了县府来,可自己顶个什么用?

    这件事必然有不为自己所知的隐秘。

    面对常务副县长李开来和水利局长刘玉顺,冯喆心里有很多的疑惑,但是此时却似乎没有自己可考虑的机会了。也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不能推脱。所以他只有答应去省里找发改委的同学柴可静,自己只能做到尽力而为,事情将来会怎么样,这个是难以预知的。

    李开来当下就拍板,他自己、刘玉顺,冯喆,还有县府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明天启程。去省里跑发改委的事项,为了不耽搁时间,要今晚冯喆就休息在县宾馆,还说那边已经为防止开好了房间。

    离开了李开来的办公室,刘奋斗说自己在县里有点事,冯喆也说自己需要半间房准备一下,刘奋斗就让冯喆开车回去,冯喆说镇长你去办事,有车方便些,我自己坐公交车就行了。

    刘奋斗客气一下。开车走了,冯喆心说这人都是这样现实。得到了常务副县长的召见,刘奋斗怎么也忽然和自己礼貌起来了。

    冯喆将六千块钱存了,拿着两本荣誉证书回到了半间房镇,其实他根本没什么可整理的,就是单纯的不想在县里停留。在屋里躺了一会,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就坐车又到了县里,直接到县宾馆报了姓名,住进了为自己准备好的房间,心说也好,本来就想过节去省城看看的,这会倒是可以省了一笔坐车费。

    这是冯喆第三次到县宾馆来,前面两次都是到五一九房间找裘樟清,这一次却真正的入住了,洗了个澡,浑身觉得轻松,他躺在床上继续想,这件事奇怪的很,但是这会已经不用多想,自己只想个人的难题——到现在为止,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柴可静在发改委到底是哪个部门的,是负责哪一种工作的,怎么求人办事?

    自己心里都没谱,李开来他们就强赶着鸭子上架,还隐隐约约的流露出一种姿态:此事成败,非你莫属。

    怎么自己遇到的事情大多总是有些莫名其妙和无可奈何的?

    时间还早,冯喆拿过手机,想着是给柴可静发短信,还是直接的打电话好。

    在求别人办事前,起码先知会一声的好吧,总不能突兀的就说有事找你帮忙,别人又不欠你。

    不过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冯喆打心眼里就没有想过要办成,再说自己有什么能力办成这样大的事情?净是开国际玩笑!这都哪跟哪,梅山县调动了那么多人的人和关系都办不成的事情,自己这个和柴可静属于熟悉的陌生人的同学、一个小科员,就会马到成功?

    不管如何,面子工程要做好,事情不在成败,关键在于态度,自己的态度积极,李开来他们看到了,到时候弄不成,那也不能责怪自己什么。

    想来想去,冯喆还是觉得给柴可静发短信,等聊几句,看情势再决定是继续短信聊天,还是直接语音通话,或者干脆不要再起这个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