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梁心铭:摇山撼岳-第2/4页





    方无适严正道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做得好!本侯要感谢梁大人,替忠义侯府拔除这隐患,否则将来祸患无穷!”又至金阶下跪倒,道:“微臣治家无方,请皇上降罪!”

    靖康帝冷冷道:“朕降你的罪,朕向谁请罪去?朝廷官员渎职枉法,岂不都是朕之过!”

    众人都道:“皇上息怒!”

    少时,周昌拟好了奏章,梁心铭上前具名,然后呈到御前,下来时,神情清淡地扫视众人。

    大靖立国已经四百多年,期间经历了三次衰败。

    第一次是在永平末年。当时,皇位从太祖、太宗两任帝王,传至永平帝,皇族内部斗争激烈,逐渐式微,外敌趁机侵入。这时,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出,英武帝强势登基,将大靖推向巅峰,绵延了国祚。

    第二次是在正元末年。皇位由英武帝传至正元帝,首先是白虎王族衰败,幸得林家继任了白虎王爵。至炎威帝登基,第一代靖国公林春因擅长机械制造,所制造的各种器械广泛用于农田水利和军事手工领域,推动了农、工、商和军事发展,振兴了国力,使得国祚得以绵延。

    第三次衰败就在眼前。

    至德和顺昌年间,出了一位郭织女,使得大靖纺织业发展空前绝后,带动农工商蓬勃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官场和权贵世家整日沉浸在奢靡、功利的氛围中,大靖在歌舞升平中再次走向衰败。

    边关,白虎王称霸西疆,玄武王雄踞西北,朱雀王威震北疆,俨然三方诸侯;朝堂上,左相权倾朝野、把持朝政,在这样格局下,官场黑暗、吏治混乱,底层百姓被压迫欺凌,弱肉强食司空见惯,小民只好忍气吞声。

    忽然朝中出现了个王亨,后来又出现一个梁心铭。王亨就罢了,离百姓有些远;梁心铭就任京都知府后,第一把火就将左相给烧没了,对京城百姓的冲击巨大,人们积压的冤屈便喷发出来,蜂拥至府衙告状。

    梁心铭还以为是有人闹事呢,然整理接到的状子,越看越心惊:那些状子有告朱雀王府的,有告玄武王府的,有告忠义侯府的,有告皇族亲王的,告宰相尚书的,各部官员更是无数……大靖真的已经腐朽了,照这势头下去,就算白虎王不叛乱,也撑不了多少年便要改朝换代。

    告忠义侯府和卫凤祥的案子十分简单:两商贾争持,方家打死了人,又仗着钱财和权势栽赃给姓狄的。方家人疏通时,递的是忠义侯府的名帖。

    苦主是狄家婆子,为替儿子伸冤,她混入京城乞讨。

    狄婆子听说王亨擅长断案,又不惧权贵,便整日在王府周围流连等王亨,想拦路告状。然王亨去了江南。城里一到晚上便宵禁,王府更是戒备森严,严禁闲杂人等靠近,狄婆子日复一日,也没等到王亨回来。

    就在这时,梁心铭扳倒了左相,狄婆子大喜,也不去王府了,改在京都府衙门口等,找梁知府告状。

    她在府衙的墙根下猫了几天,终于等到了,将状子递到卿陌手上。她精明着呢,听说卿陌是梁大人的手下,所以相信他,而府衙原本那一班胥吏和衙役,她躲都躲不及,是不会把状子递给他们的。谁能想到呢,一个脏兮兮要饭花子告的竟然是忠义侯府和大理寺少卿!

    梁心铭看了状子,心惊大靖的吏治黑暗到这个程度,官员明目张胆到如此地步!

    百姓把她当成了青天。

    青天真那么好做吗?

    她不是没犹豫和顾忌的。

    她怀疑自己能否改变这现状。

    再加上王亨也难说。

    这不比审左相更容易。左相谋害诚王,犯的是抄家灭族的罪,一旦查实,罪无可赦。这些状子却牵连整个大靖权贵阶层,动他们,不亚于摇山撼岳。

    她不动声色将那些重要的案子压住,一面吩咐人暗查,一面却敞开府衙大门,任百姓进来听公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