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章 长安长安



    简卫国与王睿他们果真是来闲扯的,絮絮叨叨地说了不少自己出警时的趣事。

    临近子夜,他们方才带着一肚子的茶水离开,顺带又掏钱买了两张保命符。

    之前两张符已经被他们用了,消耗在一伙亡命之徒身上。

    也正是靠这两张符,师徒二人绝地翻盘,以少博多抓住了这伙亡命之徒。

    卖符的一千元钱,李寂然转手借给逍遥,他才从鬼狱出来,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

    逍遥也不客气地伸手接过,这时他通过与简卫国与王睿的聊天,基本上确定自己在这凡人的世界中,不大可能被抓去切片。

    而且自己天赋异禀,只要舍得下脸面,很容易就能赚钱。比如供人参观,比如给商家站台,比如去街头表演个杂耍什么的,钱就会哗哗地流入口袋。

    到时候这一千元钱,随便就还给李寂然了,逍遥暗想。

    ……

    第二天一早,逍遥拿着钱就去街上购物。李寂然洗漱干净,拎着旧藤箱,也出了门。

    和逍遥不同,李寂然的目标是城外。昨夜简卫国当趣事讲的一个小故事,令李寂然留了心。

    这故事距今已经有七年了,其实也是简卫国听同事讲述的。

    大意是有一个姑娘,被她一位邻居带去了古代的长安城,在里面生活了一段时间。

    后来她独自归来,因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变得十分内向孤独,也不再婚嫁。

    家人着急,认为她是被人迷惑欺骗了,于是报警求助。

    警察调查一番,结果自然是毫无头绪,不了了之。

    ……

    按照简卫国讲述的地址,李寂然走入城外的一片巷陌。在有些年头的巷子里行走良久,最终他停在一扇涂着红漆的旧木门跟前。

    抬手轻扣门环,李寂然略等了片刻,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开门者是一位二十八、九岁的女人,穿着一袭天青色的古装,头上斜斜挽了一个发髻,发髻上还插着一枚挂铃铛的金钗。

    女人看见李寂然,明显一愣。大约她也没想到,门外人的穿着与自己一样古旧,只是一个是汉唐,一个是民国。

    “你是陈沉吧?”李寂然先微笑开口询问。

    “是,我就是陈沉。”女人把守着大门,疑惑反问李寂然:“你是谁?”

    “我叫李寂然。”李寂然报上姓名,身影一闪,就穿过女人,出现在门后的院落中。

    “拒人门外,可不是待客之道。”李寂然随意四顾,欣赏院落内的花草。

    女人脸上浮现惊讶之色,转瞬她惊喜地关上大门,迫切地又问李寂然道:“你是那长安城里的人?”

    “不,我不是。”李寂然摇头。

    “但我见过长安。”

    “我指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女人也跟着摇头,神情重新变得失落。

    “我知道,他们还是一群人。”

    李寂然寻了院落里的一张竹椅坐下,竹椅边有一张小竹桌,上面放着一壶凉茶,旁边摊开着一本日记薄。

    日记薄入眼的那一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我能拜读吗?”李寂然抬头问走近的女人。

    “请随意。”女人回答。

    她提起地上的喷壶,继续给花草浇水。

    ……

    淅淅沥沥如同细雨洒落的浇水声中,李寂然拿起日记薄,开始阅读:。

    下面,便是日记薄里的原文。

    ……

    我是在夏初时节搬入这栋旧公寓的。

    搬来的第一天,我就遇到裘梦生。

    说起来我们的初遇平淡无奇,不过是彼此隔着阳台相互客套了几句,然后就各自回屋了。对于这个住在自己隔壁的年轻人,我当时唯一的印象就是他似乎十分腼腆。

    后来我和裘梦生在楼道里也碰了几次面,都是客气地点点头便擦肩而过。

    真正发生故事是在一天深夜。

    那天夜里我莫名烦躁,我失眠,睡不着,回忆了许多让人沮丧或让人开心的往事。最后我穿着睡衣,推开家门,走到楼顶的平台上想透透气。

    入夏的夜空星光璀璨,站在楼顶,我惊讶地发觉自己的邻居裘梦生居然也没有入睡,他坐在楼顶的一张旧竹椅上,悠然地眺望着星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