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暗劲初成-第2/3页





    太极拳有八种劲法,分别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八种劲法中,掤劲是八劲之本,练太极拳不能须臾离开此劲。它是弹簧力,又如水托舟,是知觉力,可以感知一切外力的来势。

    其他七劲皆是在此基础上的演变和运用。

    太极打法只两点,一曰听劲,通过耳听眼见,甚至是全身筋肉毛孔去感受,准确判断对方的来势,提早做出应对。

    二曰引手,敌不动,己不可冒进,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

    又有十三式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跟随沾粘不丢顶。

    想要完全理解太极的打法,先得从推手试劲开始。”

    接下来,在和孙先生推手试劲的过程中,方扬才明白为什么会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一说。

    单单是听劲一道,就需要完全掌握全身上下,所有筋肉骨骼的动向,甚至是毛孔的变化,才能准确判断出对手的攻势。

    每每推手,方扬还在“听劲”的时候,身子就已经被孙先生摔了出去。

    如此三个多月,方扬才刚开始摸到点门道,孙先生就立马加大了难度,改在木桩之上推手。

    等方扬刚刚熟悉了木桩推手的诀窍,能够上下配合一致的时候,又迎来了真正的噩梦。

    按照孙先生的说法,三大拳术招法不同,拳理相通。想要做到融会贯通,不必拾他人牙慧,完全可以在实战之中,形成自己的拳路拳风,做到任何技法都信手拈来。

    然后,方扬就当了一年半的人肉沙包,被打的完全没有了脾气。

    不过在大量的实战之中,方扬对三大内家拳术的理解,简直是一日千里,很快就从中体悟到了形意一条线,八卦靠走圆,太极浑身球的打法真意。

    短短两年的时间,方扬就融会了形意劲、八卦步和太极腰的孙氏太极精妙,但凡招式,也是信手而发,有了几分圆融精妙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突发奇想的过程中,方扬尝试着把自己的第六感天赋和太极听劲结合到了一起,结果是效果惊人。

    即便是孙先生,一时不察,也吃了个暗亏。在一次推手的过程中,被方扬料到了先机,借势一拉一推,推得下盘不稳,差点就摔下木桩。

    “你现在已经能做到招式的圆融不滞,对内家拳法的各种劲力运用,也都有了自己的心得。”这天,搭手完毕,孙先生像往常一样指出了方扬几点不足,接着就说道:“之所以迟迟未能踏入暗劲之道,是因为劲气积累还不够。我今天就再教你一个增长劲气的法子。”

    “见过狸猫打呼噜吗?内家拳术中,运用特殊的呼吸之法,就能震动全身的筋肉骨骼和内脏,发出那如闷雷虎息般的声音,这便是虎豹雷音之法。”

    说完话,孙先生微微瞑目,胸口起伏渐微,不一会儿一种似闷雷炸响,又像是老虎打鼾的声音从孙先生的胸腹之间传出,接着蔓延至全身。

    方扬仔细一看,孙先生的身体看似一动未动,其实全身上下都在不停地震颤,就像是开启了震动模式的手机。

    随后,孙先生传授了方扬虎豹雷音的呼吸锻炼之法,又告诫道:“此法虽能增长劲气,锻炼腑脏,到高深之处甚至能有易筋洗髓之功效,但初期对脏腑压力极大,不可久持。否则,一但震伤腑脏留下暗伤,你的武道一途也就断绝了。”

    ……

    在以虎豹雷音之法锻炼不久,方扬终于体会到了那种浑身筋骨肌肉,乃至内脏都高速颤动的感觉。

    “砰~”

    借助虎豹雷音蓄满气劲,方扬开胯拧腰,一拳打出,木桩随之炸裂。劲力所到之处,木桩内部布满了裂纹。

    明劲伤骨,暗劲伤腑!

    劲气贯通,暗劲之道算是入了门了。

    此后一年,方扬仍旧每日持桩打拳,从不懈怠。

    孙先生又陆陆续续传授了方扬,子午鸳鸯钺,太极剑法,六合大枪等器械套路。

    ……

    夕阳西下,残红渐褪,颇有几分迟暮的萧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