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入室弟子-第2/3页





    形意拳讲龙虎二力,髋部为猛虎,脊椎似大龙。

    太极宗师杨露禅也曾言,太极拳术圈内打人,圈外推人。

    此圈即盘骨发力范围。以盘骨为轮,髋部开合,旋动发劲,以脊骨为轴,节节贯通,带动全身肌肉搓动,大筋抽紧,如同张弓至满月,发箭则吐劲。

    如此打人,牵一发而动全身,方可一击毙命。”

    在孙先生的教导下,方扬的姿态也随之调整。保持尾椎惊乍之势不变,引导髋部发力,脊椎抖动,筋骨开合。

    浑身力气积蓄到了顶点,方扬一拳打出,劲力倾泻,关节处“啪啪”作响,拳头上劲风凛冽。

    “砰~”的一声,方扬面前一棵足有海碗粗的大树应声炸断,树干上的拳印清晰完整。

    一拳击出,方扬只觉全身上下节节贯通,气血行于末梢,原来不通的地方也都通了,有种一吸气就会吸到脑子里的感觉。

    方扬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孙先生。

    “此为气血冲破天门,贯通周身,精气神初步合一之相,亦是初入明劲之相。”孙先生抚须笑道:“不过,切记,武学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平生研习三大内家拳术,分别是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

    你的八卦趟泥步已经走出了火候,我今天就先来教你这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由师祖董海川把武学之道和道家经典结合而创的。

    八卦掌,在三大内家拳法中,最重技巧。以掌为法,以走为用,身随步走,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讲究的是随机应变,出手即成招,踢打摔拿融为一体,循循相生,无穷无尽。

    八卦掌虽有千变万化,最基本的只有八母掌,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又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说。”

    说话间,孙先生把这八个拳架路数,一一演练了一遍。

    孙先生打得极慢,方扬看得又是仔细,一遍下来已经记住,再演练上两遍,立刻就有模有样的了。

    孙先生看着,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你可知道这拳术之中,练法和打法的分别?”

    方扬茫然地摇了摇头:“请先生指点。”

    “你觉得这慢悠悠的拳法能打到人吗?”孙先生看着方扬疑惑不解的眼神,微笑着问道。

    “您是说要把速度加快?”

    “对,也不对。拳术之道,如果没有练到家,很容易未伤人,先伤己。外家高手少有高寿者,皆因内伤不断。故而内家拳法多有打法和练法之分。

    无论是先前的站桩还是你现在练习的八卦拳架,都只是属于练法而已。八卦掌练法如推磨,是用来整劲健体,熟练架势的。这点你已经做的不错了。剩下的,那都是水磨工夫,没有捷径。”

    “至于这打法。”孙先生飞身上了木桩,拉开架势,扬声道:“没办法练,只有靠打出来!”

    “师傅小心了!”方扬自然知晓其意,也跟着飞身跃上了木桩。

    脚下踩着九宫八卦步,方扬飞身上去,一掌印向了孙先生的胸口。

    孙先生闪身避过,并指如刀,戳向方扬的眼睛。

    方扬伸手去拦,谁知孙先生虚晃一招,另一只手闪电般地戳中了方扬的肋下。

    一时间,方扬只觉得半边身子都麻木了。

    “八卦掌的打法是在不断游走之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和方位,避正击斜,围圆打点,因势利导,伺机而攻。

    身法讲究滚钻争裹,起伏变幻,拧翻走转,圆活不滞。

    掌法变化虽多,但实际打斗中,多以抽戳砍三式为主,辅以暗腿。找准时机,抽冷子,以掌为刀,取人要害。

    有歌诀云:行走似趟泥,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委身暗顶膝。故有八卦手黑之说。

    打法只重两点,速度和时机。不必拘泥招式,但不能丢掉架势。”

    “再来!”

    ……

    在之后的两个月里,方扬每天晚上持桩打拳,从不懈怠,白天又有孙先生悉心指点,搭手喂招,进步可谓神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