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镇海三医的急诊室乱象-第2/2页





    2001年7月13日,“beijing”,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嘴里蹦出这个发音的时候,无论是申奥现场,还是国内电视机前,顿时举国欢腾,欢声雷动。

    孙玉郎也是与国休戚相关,在镇海市的酒店里兴奋地抱起史珺转圈。两人都在学车呢。

    迅达的驾驶学校里有伏茶供应,加上对预防中暑有明确规章制度,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故。

    不过在镇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面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家属跟家属打起来,其中有一人受伤很严重。然后双方都把医院给告了。

    法院最后裁定医院输了,承担绝大部分责任。

    事情的经过是,两方人都因为有热射病急症到镇海市三医急诊科求诊。然后争抢急诊床位双方打起来了。嗯,不是医生被病人打,而是病人家属与病人家属打起来。

    镇海市三医因为效益不好急诊室配置很差。好的病人资源要么直接去云江了,差一点的也被一医二医拦走了。比如呼吸机就一台,病床也严重不足。

    而医生奖金又与绩效挂钩,为了奖金,急诊室医生也是尽量拖延病人,不把病人往各临床科室转科治疗。

    而急诊室管理也非常混乱,医生抢救一个病人时,另外床的家属甚至在边上吃西瓜,也没人清场,维持抢救现场的安静有序的环境。这真是有吃瓜观众了。

    混乱的三医因为奶酪原理就这样发生了这场事故。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或者可以说所有的漏洞只要有可能同时出现,那它们就一定会同时出现。

    法院判三医输官司的理由很多。判决书上就有不及时转科啊,没有扩充急诊设备,没有维护好急诊设备,设备维护记录缺失啊,没有管理好就诊秩序致使患者之间打架啊等等。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要是镇海三医的院方及急诊科医生以病人为第一考虑,而不是以什么奖金啊,医院收入啊等为第一考虑,就不会有这么一个急诊室乱象。

    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下面开始亡羊补牢吧。镇海市求诊于省里。省里指派云医大附属二院的急诊科代为指导,重建三医急诊科。

    金文涛这个老小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孙玉郎,“玉郎,你在干嘛啊?”

    “老头,我在镇海学车,我告诉你,任何义诊都别喊我。”

    “你在镇海啊,真巧。”

    “老头,我觉得你说的这句真巧后面肯定没好事,好了,我挂电话了,不听不听我不听。”



    本章完